國內(nèi)外學界關(guān)于美港關(guān)系史的研究述評
本文選題:美港關(guān)系 + 美國對港政策 ; 參考:《世界歷史》2014年06期
【摘要】:20世紀80年代初,在香港史研究熱潮的引領(lǐng)下,國內(nèi)外學術(shù)界開始探討美國與香港的歷史關(guān)系。受"新冷戰(zhàn)史"研究的啟發(fā),一些學者著重研究美國涉港情報、文化活動和美國政府對港禁運政策,為美港關(guān)系史研究提供了廣闊的視野和多樣化的研究方向。以傳統(tǒng)國際關(guān)系史研究范式書寫美港關(guān)系的研究成果,主要討論美國政府如何介入涉港問題,進而制定和實施香港政策。因視角、立場存在差異,中國內(nèi)地、香港和美英兩國的學者,就羅斯福對香港戰(zhàn)后地位所持態(tài)度、香港日軍受降之爭、美國對港政策轉(zhuǎn)折點等問題,形成了不同意見。本文根據(jù)兩類研究范式,梳理國內(nèi)外學術(shù)界相關(guān)研究成果,剖析學者們就若干重要問題形成的共識與分歧,呈現(xiàn)美國視野下轉(zhuǎn)變中的香港價值。
[Abstract]:In the early 1980s, under the guidance of Hong Kong history research, the academic circles at home and abroad began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Hong Kong. Inspired by the study of the "New Cold War History", some scholars have focused on American intelligence,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the US government's embargo on Hong Kong, which provides a broad perspective and diversified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US-Hong Kong relation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US-Hong Kong relations are written in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istory.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intervenes in Hong Kong issues and then formulates and implements Hong Kong policies. Due to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positions, scholars from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have formed different views on Roosevelt's attitude towards Hong Kong's postwar status, the dispute over the surrender of the Japanese troops in Hong Kong, and the turning point in the 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s Hong Kong. According to the two kinds of research paradigms, this paper combs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cademic circles, analyzes the consensus and differences on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and presents the value of Hong Kong in the changing American vision.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20世紀中期美國對香港的政策——基于國際史的研究”(項目編號:12YJC770048)成果之一
【分類號】:K15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乾;論二戰(zhàn)后期中英美圍繞香港戰(zhàn)后地位問題的交涉與斗爭[J];安徽史學;2003年06期
2 郭又新;1949-1954年美國對香港的經(jīng)濟防衛(wèi)政策[J];東北師大學報;2000年06期
3 郭又新,劉大平;美國亞洲戰(zhàn)略中的香港問題[J];東北師大學報;1997年04期
4 關(guān)紹紀;關(guān)于香港回歸問題的歷史回顧(1942—1945)[J];東岳論叢;1997年02期
5 馮仲平;論戰(zhàn)后英國在香港問題上的態(tài)度(1945—1949)[J];世界歷史;1993年04期
6 胡文濤;;1949年至1971年美國對華文化政策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7 李世安;;1943年中英廢除不平等條約的談判和香港問題[J];歷史研究;1993年05期
8 陶文釗;太平洋戰(zhàn)爭期間的香港問題[J];歷史研究;1994年05期
9 高岱;戰(zhàn)后香港歸屬之爭述論[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2期
10 張寶善;“二戰(zhàn)”期間中英關(guān)于香港歸屬斗爭中的蔣介石[J];南京社會科學;199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濤;關(guān)于建國以來中蘇教育交流史研究狀況的綜合評述[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巨永明;馮曉娟;;國內(nèi)學界關(guān)于美國基金會研究述評[J];滄桑;2007年04期
3 郭又新;1949-1954年美國對香港的經(jīng)濟防衛(wèi)政策[J];東北師大學報;2000年06期
4 吳原元;;略論中美對峙時期美國的中國研究[J];東方論壇;2009年03期
5 姚昱;;試析中國與斯里蘭卡關(guān)系的發(fā)展[J];東南亞研究;2007年01期
6 劉中偉;;遏制戰(zhàn)略的連貫、流變與衍生——評《遏制戰(zhàn)略:戰(zhàn)后美國國家安全政策評析》[J];國際政治科學;2006年04期
7 查道炯;;中國在非洲的石油利益:國際政治課題[J];國際政治研究;2006年04期
8 g讕,
本文編號:18068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06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