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撰寫人民史的幾點思考
本文選題:群眾史觀 切入點:英雄史觀 出處:《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西方國家出版了不少人民史著作,中國的通史型的人民史著作卻難產,這值得反思。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要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用群眾史觀指導寫歷史;不能站在精英、英雄的立場上,用精英史觀、英雄史觀指導寫歷史。
[Abstract]:Western countries have published many books on the history of the people, but China's general historical works of people's history are difficult to produce. This is worthy of refle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position of the people as the main body, to stand on the stand of the people and to use the masses' view of history to guide the writing of history; they cannot stand in the elite. Hero's standpoint, with elite historical view, heroic historical view guidance to write history.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K1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新;當代西方歷史哲學的若干問題[J];東南學術;2003年06期
2 大衛(wèi)·倫頓;王代月;;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及其反思[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6年07期
3 洪濤;;淺談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J];甘肅理論學刊;1989年05期
4 張茲暑;;美國的馬克思主義史學[J];高校社科信息;2004年03期
5 李芳;;精英主義價值觀在語文教科書中的滲透及反思[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6 周德金;;評“新英雄史觀”[J];黃岡師專學報;1991年01期
7 王立端;;加拿大馬克思主義史學初探[J];江海學刊;2008年04期
8 雷金瑞;當代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流派初探[J];蘭州學刊;2001年05期
9 孫洪義;應當區(qū)分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與制造者[J];河北學刊;1990年02期
10 輯哲;;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與創(chuàng)造者的歷史——與黎鳴同志商榷[J];理論月刊;1987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倪愛山,徐國利;簡論清末民初新史學[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2 周一平;;國史研究要加強中外學術交流[J];當代中國史研究;2010年01期
3 張廣智;關于馬克思主義史學遺產傳承中的幾個問題[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4 王立端,陳永正;E·P·湯普森階級意識理論評述[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5 王立端;社會歷史解釋的新模式——論E·P·湯普森對歷史唯物主義的解讀[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6 劉良華;;評價的秘密[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5年03期
7 武軍;;西學與梁啟超早期史學思想[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8 趙炎才;;道德文化與清末革命志士的價值訴求[J];長江論壇;2013年04期
9 侯云灝;20世紀初“新史學”的產生及其演變[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10 柳禮泉;肖冬梅;;文化民生:改善民生進程中一個需要深切關注的領域[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喬瑞金;師文兵;;馬克思主義是社會歷史的整體視界——英國新馬克思主義的“事實”與“理論”之爭及其啟示[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2 鄒振環(huán);;戊戌至辛亥時期西方近代地理學的輸入及其影響[A];近代中國(第十輯)[C];2000年
3 宋學勤;;“梁啟超式的輸入”的真意義——兼論中西史學文化的接軌與融合[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4 劉俐娜;;晚清政治變革視角下經世致用史學的研究[A];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檢討:問題與前瞻[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大川;約翰·理查德·格林《英國人民簡史》史學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于文善;抗戰(zhàn)時期重慶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姜萌;族群意識與歷史書寫[D];山東大學;2011年
4 潘喜顏;清末歷史譯著研究(1901-1911)[D];復旦大學;2011年
5 陳園園;陶希圣與“食貨”學派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代洪亮;復興與發(fā)展:學術史視野中的中國社會史研究(1980-2010)[D];山東大學;2011年
7 劉貴福;錢玄同思想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楊麗娟;原型理論與后現代語境下文學的文化批評建設[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劉超;民族主義與中國歷史書寫[D];復旦大學;2005年
10 董說平;晚清時期日文史書在中國的翻譯與傳播[D];北京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艷華;梁啟超傳記作品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韓燕飛;抗戰(zhàn)時期的南明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趙鵬;論新課標下高中歷史的備課[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傅光敏;湯普森與文化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5 宗石丁;雷海宗與民國時期的民族主義史學[D];山東大學;2011年
6 董新強;馬克思歷史決定論的當代命運反思及價值[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7 梁潔;中國近代實證主義史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師文兵;英國新馬克思主義的兩種文化批判意識[D];山西大學;2005年
9 顏娜;梁啟超史學認識論思想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10 程添毅;克里斯托弗·希爾史學思想初探[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鮑永娟;;精英民主——國際政治民主化進程中的必經階段[J];當代經濟;2009年20期
2 肖克;楊弘;;以協(xié)商規(guī)制精英:精英政治在中國的未來發(fā)展邏輯[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3 王林;孫公麟;;中國新農村選舉政治中的精英分化與制度回歸[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9年03期
4 劉云虹;李青玉;;政治精英與權力監(jiān)督——1931-1949年國民政府監(jiān)察委員組成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查特吉;關注底層[J];讀書;2001年08期
6 鄧金艷;;精英政治與民主政治[J];法制與社會;2007年12期
7 井上幸治 ,何培忠;年鑒學派成立的基礎——昂利·貝爾在法國史學史中的地位[J];國外社會科學;1980年06期
8 松村高夫 ,何培忠;英國社會史研究與馬克思主義史學[J];國外社會科學;1985年01期
9 楊雁斌;面向大眾的歷史學——口述史學的社會含義辨析[J];國外社會科學;1998年05期
10 張玲蓉;戰(zhàn)后美國史學主要流派及方法論述評[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U,
本文編號:15687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56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