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主義:冷戰(zhàn)后中國周邊外交的新理念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D822.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焦得剛;;國際關系三大主流學派的權力觀及其比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2 儲召鋒;;軟權力的思想演進——從修昔底德到約瑟夫·奈[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3 曹沛爭,徐栩;中國“入世”與“中國經(jīng)濟一體化”的發(fā)展[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4 王華斌;從伊拉克戰(zhàn)爭看美國國際政治戰(zhàn)略的演進[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5 李紅;外商投資準入自由化趨勢的法律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6 趙慶寺,王啟華;基辛格外交思想的歷史、哲學基礎[J];安徽史學;2001年01期
7 楊曉龍;東亞區(qū)域主義與中國周邊外交[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8 王斌;賈雪;;以東北亞安全為視角議中國國家身份之建構(gòu)[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9 江雪茹;世界多樣性和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深層聯(lián)系解析[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10 鄺艷湘;;新中國外交政策中的“變”與“不變”[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連春;;經(jīng)濟全球化對我國現(xiàn)有體制的挑戰(zhàn)[A];黑龍江省生產(chǎn)力學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2 陳柳欽;;全球化視野下國家主權理論的演變與發(fā)展[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 劉艷;安成日;;試論中日甲午戰(zhàn)爭與東亞宗藩朝貢體系的解體[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二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12年
4 鄭克軍;;八十年代初期中國對非洲政策的調(diào)整[A];北大非洲研究叢書——中國與非洲[C];2000年
5 牛軍;;冷戰(zhàn)與80年代的中國外交[A];北京論壇(2006)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對人類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進:近現(xiàn)代東方與西方的歷史經(jīng)驗”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6 李永成;;中國安全軟環(huán)境分析——以9.11后美國對華戰(zhàn)略認知調(diào)整為視角[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世界政治變遷與文明的互動”國際關系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7 張北根;;毛澤東的國際戰(zhàn)略思想[A];紀念毛澤東——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周敏浩;劉彥蕊;;社會變遷的基本理論范式與表現(xiàn)形式評述[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9 張勉勵;;中國對外援助問題研究述評[A];國史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述評:第七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王巧榮;;新時期中國外交戰(zhàn)略研究述評[A];國史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述評:第七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舒盛芳;大國競技體育崛起及其戰(zhàn)略價值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薛磊;當代國際法中的承認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徐婷;全球氣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國際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張靜;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倫理溝通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張瑾;主權財富基金國際監(jiān)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廉曉敏;俄羅斯國家形象的構(gòu)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田鵬;認同視角下的歐盟語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向麗華;經(jīng)濟援助外交“杠桿”建構(gòu)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陳小鼎;結(jié)構(gòu)現(xiàn)實主義的理論評估及其發(fā)展[D];南開大學;2010年
10 隋偉;東亞金融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曉虎;從國家利益視角淺析冷戰(zhàn)時期中埃關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彭琪;冷戰(zhàn)后國際格局變遷與蒙古外交政策選擇[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王純;簡析冷戰(zhàn)時期蘇聯(lián)對阿拉伯國家文化戰(zhàn)略中文化認同的缺失[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楊迎春;觀念、制度與春秋邦交模式變遷[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俞琳;影響環(huán)境議題設置的因素[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高昆;對我國周邊國家海洋執(zhí)法實踐的研究及啟示[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吳龍植;中韓兩國海上災難處理合作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李萍;春節(jié)晚會的意識形態(tài)幻象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9 李皓;論中國的和平發(fā)展與國家形象的優(yōu)化[D];湘潭大學;2010年
10 彭震;“中國威脅論”——影響與對策[D];湘潭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961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79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