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劉師培的上古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6 17:37
本文關鍵詞:論劉師培的上古史研究
【摘要】:在中國近代思想史與民國史上,最為復雜矛盾的學者當推劉師培。他作為清末民初一位成果斐然,聲望卓著的經(jīng)學家與語言文字學家,在清末民初的學術領域和政治舞臺上都有令人矚目的表演。身處19世紀末西學東漸的文化轉(zhuǎn)型期,使得劉師培較之前賢更多了一層時代的遭遇,他適逢新史學大潮風起云涌的時代,早早的接受了進化史觀,力倡新史學和民史,這一時期他的學術主張是不同于他后期文化保守主義的部分,而應該納入新史學大潮之中來看待的。 對劉師培所進行的“以字詮史”的研究進行的梳理總結,基于語義分析的角度,探討了劉師培的史學探索工作,這是他對晚清史學革命的貢獻。并且嘗試著探討這種研究方法與揚州學派的小學研究傳統(tǒng)以及西方歷史語言學傳入中國之間的聯(lián)系與傳承。 在劉師培早期的歷史研究,特別是上古史研究之中,中國人種與文明西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劉師培接受法國漢學家拉克伯里的影響,承認以華夏族為代表的中國人種、文明自西方巴比倫而來,顯然基于多方面因素。此說有助于作為激進民族主義者的劉師培以及國粹派中人實現(xiàn)他們排滿復漢的奮斗目標。這反映出他們的一種兩全心態(tài)——保持民族特性的同時獲得國際認同。不過,兩全心態(tài)同時也帶來了兩難困境不易兩全,使得劉師培1907年后放棄此說。在那之后隨著中國考古學的出現(xiàn)和不斷發(fā)展,西來說漸漸失去了支持。
【關鍵詞】:劉師培 上古史 以字詮史 人種文明西來說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09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論8-12
- 一、選題緣起8-9
- 二、研究現(xiàn)狀9-11
- 三、研究意義和重點11-12
- 第一章 新舊之間——從新史學到國粹派12-23
- 一、劉師培史學思想對新史學堅持12-16
- 二、新與舊之間16-19
- 三、道路的選擇:化經(jīng)為史19-23
- 第二章 劉師培的以字詮史觀23-36
- 一、何謂"以字詮史"23-26
- 二、劉師培"以字詮史"研究的具體考察26-33
- (一) 學術的起源和流派27-28
- (二) 民權和君權28-30
- (三) 宗法權力的興起30
- (四) 古代的國家機器和以武立國30-31
- (五) 數(shù)字和八卦31-32
- (六) 城市社會與國家的起源32-33
- 三、"以字詮史"的意義33-36
- 第三章 關于西來說的分析36-49
- 一、西來說觀點簡述36-37
- 二、劉師培對西來說的接受與闡發(fā)37-40
- 三、科學還是宣傳——對劉師培西來說的再認識40-49
- (一) 從純粹的語言學科角度40-41
- (二) "西來說"本身的謬誤與矛盾41-44
- (三) 西來說盛行一時的原因——經(jīng)學去意識形態(tài)的努力44-49
- 結語49-50
- 參考文獻50-5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經(jīng)盛鴻;論劉師培的三次思想變化[J];東南文化;1988年02期
2 吳雁南;劉師培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思想與心學[J];貴州社會科學;1992年11期
3 李洪巖,仲偉民;劉師培史學思想綜論[J];近代史研究;1994年03期
4 浦偉忠;;論劉師培《左庵集》的學術思想[J];清史研究;1992年04期
5 錢婉約;二十世紀初中國資產(chǎn)階級史學的“破”與“立”[J];北京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6期
6 經(jīng)盛鴻;劉師培史事考訂[J];史學月刊;1986年03期
7 鄭師渠;;劉師培史學思想略論[J];史學史研究;1992年04期
8 經(jīng)盛鴻;;論劉師培的前期思想發(fā)展[J];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88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曉穎;《說文解字系傳·部敘》研究[D];河北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9841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984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