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具有全球視野的史學史著作——評《全球史學史》
本文關鍵詞:一部具有全球視野的史學史著作——評《全球史學史》
更多相關文章: 全球史 學史 斯塔夫里阿諾斯 伊格爾斯 著名史學家 史著 格奧爾格 西方史學 南京大學 史學思想
【摘要】:正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也是史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從全球的角度來研究人類歷史的著作也越來越多,比如,斯特恩斯等人的《全球文明史》、韋爾斯的《1688年全球史》、戈夫的《20世紀全球史》,以及中國讀者非常熟悉的斯塔夫里阿諾斯撰寫的《全球通史》,等。不過,這些著作所考察的是普通的人類歷史,從全球的角度研究史學本身發(fā)展的著作幾乎沒有。最近,由美國著名史學家格奧爾格·伊格爾斯和華裔美籍學者王晴佳合著的《全球史學史》出版,則填補了這一方面的空白。該書最初由培生教育有限公司(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用英文出版,后來由南京大學楊豫教授譯成中文后于2011年2月
【作者單位】: 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國際政治系;
【關鍵詞】: 全球史;學史;斯塔夫里阿諾斯;伊格爾斯;著名史學家;史著;格奧爾格;西方史學;南京大學;史學思想;
【分類號】:K092
【正文快照】: 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也是史學界研 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從全球的角度來研究人類歷 史的著作也越來越多,比如,斯特恩斯等人的《全 球文明史》、韋爾斯的《1688年全球史》、戈夫的 《20世紀全球史》,以及中國讀者非常熟悉的斯塔 夫里阿諾斯撰寫的《全球通史》,等。不過,這些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廣智;蘇聯史學輸入中國及其現代回響[J];社會科學;2003年12期
2 包茂紅;;澳大利亞環(huán)境史研究[J];史學理論研究;2009年02期
3 李春梅;全球化動力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08期
4 毛達;;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環(huán)境史研究述論[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廣智;關于馬克思主義史學遺產傳承中的幾個問題[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2 張廣智;;關于西方史學史研究的開拓與創(chuàng)新——寫在六卷本《西方史學通史》出版之際[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3 張廣智;蘇版《世界通史》的中國[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4 張廣智;;蘇聯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沉浮(俄國十月革命至20世紀90年代初)[J];歷史教學問題;2006年03期
5 張衛(wèi)良;;“教材之問”:世界史教材與教學[J];歷史教學問題;2013年04期
6 湯志華;武圣強;;《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對中共黨史研究的影響[J];科學社會主義;2014年03期
7 張玉香;姜東明;劉德華;;跨國移民與經濟全球化關系的機理分析[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8 張廣智;;關于深化西方史學史研究的若干問題[J];文史哲;2006年04期
9 齊山德;;20世紀60—80年代中期的蘇聯史學[J];西伯利亞研究;2008年02期
10 張廣智;;再論20世紀中外史學交流史的若干問題[J];學術研究;2006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立端;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爭論研究 (1949-1999)[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2 邢戰(zhàn)國;周谷城史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3 鄺艷湘;全球化條件下的經濟相互依賴與世界和平[D];外交學院;2008年
4 齊山德;蘇聯時期史學研究初論[D];吉林大學;2010年
5 張小忠;歷史、證據與想象[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魯濤;李達史學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鄧會君;全球化視野下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動力理論的中國化歷程[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2 常秀梅;近百年中國歷史觀念變遷與中學歷史教學[D];山東大學;2010年
3 王鳳春;對新中國史學界有關歷史規(guī)律討論的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李成樹;百年來雅典史研究述論[D];西南大學;2013年
5 吳昊;漆俠與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詹義康;;試評奴隸社會兩階段論和兩類型論[J];江西師院學報;1981年04期
2 何兆武;社會形態(tài)與歷史規(guī)律[J];歷史研究;2000年02期
3 張廣智;;略論世界史在二十世紀的重構[J];學習與探索;1992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J];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12期
2 ;《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8年06期
3 方林;;略述目前我國學術界對全球史的認識[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S1期
4 多米尼克·塞森麥爾;劉俊姝;王玖玖;;全球史及其多元潛力[J];歷史研究;2013年01期
5 葛兆光;;主持人的話[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6 王玖玖;;當代史學的文化轉向與全球轉向——評蔣竹山《當代史學研究的趨勢、方法與實踐: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J];全球史評論;2013年00期
7 ;《全球史評論》約稿及體例要求[J];全球史評論;2013年00期
8 劉文明;;全球史的研究范式、趨勢與學科性質——評《什么是全球史》[J];全球史評論;2009年00期
9 ;《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J];杭州通訊(下半月);2007年10期
10 龐永鋒;;論全球史學的興起與發(fā)展——兼論中國的全球史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曉華;林碩;;自我他者與和諧世界的構建——從“全球史”視野的思考[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2 張偉偉;;公元1000年以來全球史上的優(yōu)越感與自卑感:無中心整體歷史心理研究[A];世界近現代史研究(第七輯)[C];2010年
3 張偉偉;;論全球史整體研究[A];世界近現代史研究(第一輯)[C];2004年
4 張偉偉;;無中心全球史中的近現代中國與東亞新格局[A];世界近現代史研究(第五輯)[C];2008年
5 張偉偉;;無中心論與全球史——紀念弗蘭克教授[A];世界近現代史研究(第四輯)[C];2007年
6 王永平;;全球史與中國史研究[A];2013·學術前沿論叢——中國夢:教育變革與人的素質提升(上)[C];2013年
7 梁占軍;;一個新的世界史視角:全球史[A];和諧·創(chuàng)新·發(fā)展——首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07年
8 劉文明;;全球史在美國的興起及其多元性[A];2013·學術前沿論叢——中國夢:教育變革與人的素質提升(上)[C];2013年
9 張偉偉;;全球史中的中國史[A];世界近現代史研究(第二輯)[C];2005年
10 戴維·克里斯蒂安;張偉偉;;全球危機與史學的全球化——大歷史與感悟當前危機[A];世界近現代史研究(第六輯)[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志堅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全球史雜志》:刊發(fā)全球史研究成果的重要陣地[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張尼;全球史研究不應忽視人類文化的差異性[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王玖玖;首師大:全球史是具有前景的研究領域[N];社會科學報;2014年
4 魯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魏鳳蓮;《新全球史》的“新”[N];光明日報;2014年
5 ;什么是全球史[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6 何順果;新全球史,讓人從狹隘地域走向世界[N];光明日報;2008年
7 夏繼果;通向全球史的兩條路徑[N];光明日報;2008年
8 劉文明;生態(tài)環(huán)境:全球史研究關注的問題[N];光明日報;2012年
9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劉文明;全球史:新興的歷史學分支學科[N];人民日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薛倩;把傳染病研究納入全球史視閾[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陳冠X;杰里·本特利對全球史探索的理論與實踐[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2 張博;跨文化互動與全球史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張明娟;從學術共同體的角度探討國際歷史科學大會[D];南京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9045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90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