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疑古”思潮與“古史辨運動”
發(fā)布時間:2017-08-24 09:18
本文關(guān)鍵詞:日本“疑古”思潮與“古史辨運動”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日本“疑古”思潮 “古史辨運動” 中日學術(shù)交流史
【摘要】:"古史辨運動"的興起是否受到了日本"疑古"思潮的直接影響,近年來逐漸成為學術(shù)界共同關(guān)注的一個話題,時至當下尚未蓋棺論定。從現(xiàn)有資料來看,"古史辨運動"興起之際的胡適、錢玄同、顧頡剛雖然通過間接方式對日本"疑古"思潮中的一些情況,如《崔東壁遺書》新校印本的出版、白鳥庫吉的"堯舜禹抹殺論"、先秦天文歷法論戰(zhàn)以及內(nèi)藤湖南的"加上原則"有所了解,但了解并不等于受其直接影響。要之,"古史辨運動"與日本"疑古"思潮之間并不存在實質(zhì)性的學緣關(guān)系。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
【關(guān)鍵詞】: 日本“疑古”思潮 “古史辨運動” 中日學術(shù)交流史
【分類號】:K091
【正文快照】: 1934年3月,賀昌群在《日本學術(shù)界之“支那學”研究》一文中指出:自明治三十年以來,日本學界的“支那學”研究,“鴻篇巨制,不遑縷舉”,唯有三事,在中國上古史研究上不可不特書者,其一為《崔東壁遺書》的印行,其二為白鳥庫吉的“堯舜禹抹殺論”,其三為先秦天文歷法論戰(zhàn)。(1)事實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戈,藺學才;《古史辨》中史學評論的基本特點[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劉秀俊;;上古史重建的新路向暨《古史辨》第一冊出版八十周年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馮峰;;從《古史辨》前三冊看“古史辨”運動的一個轉(zhuǎn)向[J];史學史研究;2007年02期
4 程文標;;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報刊、史家與史學的科學化[J];蘭臺世界;2013年23期
5 李孝恮;;域外o"[x,
本文編號:7304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730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