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的歷史文獻學成就初探
發(fā)布時間:2017-08-24 03:23
本文關鍵詞:戴震的歷史文獻學成就初探
更多相關文章: 戴震 歷史文獻 考據(jù) 傳注 輯佚 目錄 ? 辨?zhèn)?/b>
【摘要】: 戴震是清代“皖派”樸學大師,一生著述宏富。本文從歷史文獻學的角度,較為全面深入地闡述了戴震在這一領域的各項具體成就:確立由訓詁探尋義理、實事求是、本末兼察、巨細畢究、合理推斷、旁通互證、兼收并蓄等七條文獻考證方法;傳注《詩經(jīng)》、《尚書》、《爾雅》、《方言》、《考工記》、《屈原賦》等許多古籍并且提出一些訓詁理論;參與編修《四庫全書》,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了《周髀算經(jīng)》、《九章算術》、《孫子算經(jīng)》、《五曹算經(jīng)》、《夏侯陽算經(jīng)》、《五經(jīng)算術》、《海島算經(jīng)》、《儀禮集釋》、《儀禮識誤》、《儀禮釋宮》、《蒙齋中庸講義》、《項氏家說》等十幾部古書;撰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天算類書目提要以及其他一些古書提要,在文獻目錄學方面有所建樹;在文獻校勘方面,,他擅長“理校”并綜合運用各種?狈椒ㄐ?绷恕端(jīng)注》、《方言》、《儀禮》、《大戴禮記》、《算經(jīng)十書》等多部古籍;在古籍辨?zhèn)畏矫,大膽指斥《周髀算?jīng)》、《九章算術》、《孫子算經(jīng)》、《數(shù)術記遺》、《水經(jīng)》、《易·十翼》、《甘石星經(jīng)》、《步天歌》、《星象考》等古書系后人偽托。戴震對古文獻的整理及其確立的方法、提出的理論、遺留的著述,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戴震 歷史文獻 考據(jù) 傳注 輯佚 目錄 校勘 辨?zhèn)?/strong>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K092
【目錄】:
- 導言5-8
- 一、 戴震的文獻學方法論8-27
- (一) 以音、字通詞,以詞通道9-13
- (二) 博考眾家,實事求是13-16
- (三) 發(fā)明章句,本末兼察16-18
- (四) 學貴專精,巨細畢究18-20
- (五) 依據(jù)“條理”,合理按斷20-23
- (六) 綜合研究,旁通互證23-25
- (七) 兼收并蓄,持之以恒25-27
- 二、 傳注典籍成就27-38
- (一) 寫《爾雅文字考》與《經(jīng)雅》27-28
- (二) 疏證《方言》28-30
- (三) 著《考工記圖》30-31
- (四) 撰《屈原賦注》31-32
- (五) 考釋《詩經(jīng)》32-34
- (六) 傳注《尚書》34-35
- (七) 研治禮學35-36
- (八) 對《易經(jīng)》和《春秋》的研究36-37
- (九) 其他37-38
- 三、 功在輯佚,建樹目錄38-47
- (一) 輯纂算書七種39-41
- (二) 輯纂《儀禮》注疏三種41-42
- (三) 其他古書的輯佚42-43
- (四) 撰《四庫全書總目》天算類提要43-45
- (五) 撰寫校書提要45-47
- (六) 其他目錄學文章47
- 四、 勤于?保掠诒?zhèn)?/span>47-58
- (一) ?薄端(jīng)注》48-50
- (二) 校定《方言》50-51
- (三) 校補《儀禮》51
- (四) ?薄洞蟠鞫Y記》51-52
- (五) 校勘“算經(jīng)十書”52-53
- (六) 著《石經(jīng)補字正非》53-54
- (七) 戴震對古籍的辨?zhèn)?/span>54-58
- 結束語58-59
- 參考文獻59-60
- 后記60-61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孔媛媛;《孟子字義疏證》訓詁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7289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728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