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歷史學發(fā)展路徑研究》
本文關鍵詞:《新中國歷史學發(fā)展路徑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歷史學 社科基金課題 最終研究成果 張劍平 歷史學院 十二章 社會史研究 史學理論 西方史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摘要】:正《新中國歷史學發(fā)展路徑研究》一書是由河北大學歷史學院張劍平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的最終研究成果,201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除緒論、附錄之外,共十二章,約七十萬字。
【關鍵詞】: 中國歷史學;社科基金課題;最終研究成果;張劍平;歷史學院;十二章;社會史研究;史學理論;西方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
【分類號】:K092-5
【正文快照】: 《新中國歷史學發(fā)展路徑研究》一書是由河北大學歷史學院張劍平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的最終研究成果,201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除緒論、附錄之外,共十二章,約七十萬字。該書對新屮國成立六丨·余年來屮聞歷史學的發(fā)展道路、取得的成就、重要學科和領域的發(fā)展予以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戴逸撰文分析歷史與現(xiàn)實[J];廣西地方志;1999年01期
2 ;首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評獎結果揭曉[J];中國史研究;2000年02期
3 陳孝寧;面向21世紀的中國歷史學[J];昭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2期
4 朱小農;略論毛澤東對中國歷史學的指導作用[J];文史雜志;2001年04期
5 ;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第二屆評獎啟事[J];中國史研究;2002年01期
6 ;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第二屆評獎啟事[J];中國史研究;2002年02期
7 ;第二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獲獎名單[J];中國史研究;2002年04期
8 ;第二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獲獎著作出版單位及責任編輯名單[J];中國史研究;2002年04期
9 曉虹;第二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評獎結果揭曉[J];郭沫若學刊;2002年04期
10 虞和平;現(xiàn)代化研究與中國歷史學的創(chuàng)新[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劍平;;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 推動中國歷史學的新發(fā)展[A];河北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7年
2 楊念群;;中國歷史學如何回應時代思潮(1978—2008)[A];社會史研究之一——中國社會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C];2009年
3 郝春文;;新方法 新領域 新手段——近30年來的中國歷史學[A];改革開放與理論創(chuàng)新——第二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08年
4 劉茂林;;抗戰(zhàn)時期郭沫若對中國歷史學的苦心經營[A];郭沫若研究第三輯[C];1987年
5 李慧宇;;長足進取與成就輝煌——中國歷史學的現(xiàn)代轉型述論[A];中國現(xiàn)代社會轉型問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海燕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學前沿》(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編輯部主任;《中國歷史學前沿》是如何走出國門的[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2 黎明;全面認識“文革”前十七年中國歷史學的成就與失誤[N];中國教育報;2002年
3 何民捷;第三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頒獎[N];人民日報;2007年
4 記者 周群;深入總結中國歷史學三十年[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5 史宣;郭沫若誕辰120周年紀念會暨第四屆 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頒獎儀式在京舉行[N];中國文物報;2012年
6 陳祖武;新時期與時俱進的中國歷史學[N];人民日報;2008年
7 啟明;中國歷史學如何面對挑戰(zhàn)[N];光明日報;2003年
8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 張海鵬;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歷史學[N];光明日報;2008年
9 武漢大學教授 陳鋒;感謝偉大時代[N];光明日報;2009年
10 陳祖武;歷史學研究的理論財富[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凌翔;新中國的舊史學[D];山東大學;2008年
2 劉超;民族主義與中國歷史書寫[D];復旦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6694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669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