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史學理論論文 >

口述歷史作為志書新形式的探索

發(fā)布時間:2017-08-07 06:21

  本文關鍵詞:口述歷史作為志書新形式的探索


  更多相關文章: 口述歷史 《蕭山市志》 新形式


【摘要】:方志界對口述歷史的運用仍處于提倡和探索階段。近年來,杭州市蕭山區(qū)地方志辦公室開展了一定規(guī)模的口述歷史之實踐,創(chuàng)設《蕭山市志》口述歷史專卷,制作《蕭山市志》口述歷史影像紀錄片,注重口述歷史入志的若干問題,開發(fā)利用口述歷史資源,引領第二輪修志作了方向性的有益探索。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關鍵詞】口述歷史 《蕭山市志》 新形式
【分類號】:K29;K092
【正文快照】: 口述歷史是指以訪談、口述方式,記載過往人事、搜集史料的一種學術活動①。中國和外國都有著悠久的口述歷史傳統(tǒng)②,F(xiàn)代意義上的口述歷史,是建立在錄音、錄像技術基礎之上的③。1948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室成立,標志現(xiàn)代口述史學的誕生,此后,口述史學在美國很快發(fā)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朱佳木;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口述史學——在"首屆中華口述史高級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5年01期

2 劉小萌,賀小燕 ,韓俊紅;關于知青口述史[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左玉河;;方興未艾的中國口述歷史研究[J];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宇英;;近年來口述史研究的熱點審視及其態(tài)勢[J];重慶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2 黃項飛;口述檔案:構筑民族的立體記憶[J];檔案與建設;2005年07期

3 尹敬媛;;從《口述歷史》看口述檔案傳播的基本要素[J];檔案學研究;2008年06期

4 王勝;;鄉(xiāng)村口述史的理論與實踐——以筆者在農(nóng)村的訪談為例[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8年05期

5 佟勇為;;淺談口述歷史對地方志館的作用[J];滄桑;2013年04期

6 梁卿;;校史編研中的“四重”“四輕”及矯正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8年31期

7 楊天保;張壯強;;由“器”及“道”——歷史本科生培養(yǎng)指標的現(xiàn)代解析[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7年03期

8 邱錫鳳;;觸摸那段沉睡的歷史——評何英的《撫摸歲月》[J];龍巖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9 板俊榮;;橫看成嶺側成峰——多維視角解讀《鞠秀芳民歌紀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0年04期

10 袁瑞玉;;論口述史方法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0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陳靈強;十七年“革命歷史敘事”生成與建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2 陳建坡;“文化大革命”史研究30年述評[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3 王士強;1960-70年代“前朦朧詩”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4 李濤;中國口述科技思想史料學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5 王明建;武術發(fā)展的社會生態(tài)與社會動因[D];上海體育學院;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弘;1968~1980 年甘肅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歐陽夕;口述歷史紀錄片中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建構[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柳柯楠;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興起原因探析[D];河南大學;2004年

4 金英娜;口述史及其在流行音樂研究中的應用[D];上海音樂學院;2006年

5 胡文超;毛澤東支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思想根源探析[D];河南大學;2007年

6 陳文;福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高潮階段研究(1968-1973)[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7 張海坤;中國口述史學的理論與實踐[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8 劉鳳琴;上山下鄉(xiāng)知識青年在邊疆地區(qū)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施文;“三線人”身份認同與建構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張寧;如歌的歲月:對哈爾濱市11位知青生命歷程的個案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立文;口述歷史芻議[J];縱橫;2002年0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游鑒明;女性口述歷史的虛與實[J];史林;2004年S1期

2 梁紅一,本刊編輯部;口述歷史[J];當代世界;2005年08期

3 熊衛(wèi)民;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成立[J];中國科技史雜志;2005年01期

4 ;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實務指南》第二版中譯本問世[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6年02期

5 熊培云;;讓博客口述歷史[J];南風窗;2006年07期

6 鄧小軍;左玉河;;做口述史要有緊迫感和奉獻精神——訪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秘書長左玉河[J];中國檔案;2006年01期

7 左玉河;;方興未艾的中國口述歷史研究[J];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05期

8 汪文慶;;從陳錦華《國事憶述》看口述歷史的功用[J];百年潮;2006年01期

9 劉玉太;;真實是“口述歷史”的生命[J];黨史文匯;2006年09期

10 黃玲;;關于在新編志書中運用口述歷史的探討[J];中國地方志;2007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吳孟顯;;口述歷史在國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及存在問題[A];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四卷)[C];2010年

2 沈飛德;;當代中國的口述歷史:前景和問題[A];中國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3 董煜宇;;口述歷史訪談問題設計中的“文化整體”[A];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四卷)[C];2010年

4 ;關于征集當代北京口述歷史、回憶錄的啟事[A];當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2期)[C];2009年

5 魏芬;;黨的文獻編研口述歷史問題研究[A];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個人課題成果集2012年(下)[C];2013年

6 王小平;;鹽業(yè)口述歷史與本土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七輯)[C];2014年

7 魏正書;李立冰;;歷史的本真言說——基于“日本侵華殖民地教育口述歷史研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8 齊紅深;張博;;留住中國民眾的歷史記憶——關于日本侵華殖民教育口述歷史調查與研究[A];全國黨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惲前程;;入朝英豪拾“刀槍”(口述歷史)[A];鐵流 18——紀念抗美援朝60周年、紀念袁國平烈士、紀念老會長張斱秀將軍逝世一周年、戰(zhàn)斗生涯 崢嶸歲月、追思 緬懷 學習[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力;確立口述歷史規(guī)范[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2 高曉燕 王敬榮;加強口述歷史的搶救與研究[N];黑龍江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王洪波;口述歷史能否給予“歷史的真實”?[N];中華讀書報;2008年

4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 龍平久;“口述歷史”概念淺議[N];貴州民族報;2009年

5 楊祥銀 梓皓;口述歷史“草根史學”沖擊“精英史學”[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1年

6 陳墨;電影人口述歷史能為歷史學貢獻什么[N];文藝報;2011年

7 陶宇 長春工業(yè)大學人文學院;“口述歷史”推進社會記憶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聶傳清;“歸僑口述歷史”告訴人們什么?[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9 肖冠雄;口述歷史:博物館資源再創(chuàng)造[N];中國文物報;2012年

10 通訊員 朱雪峰;“口述歷史”訪談全面推進[N];中國遠洋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劉冰;口述歷史的現(xiàn)狀與未來[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09年

2 肖振英;論口述歷史的研究準備[D];內蒙古大學;2013年

3 黃敬品;美國口述歷史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彭志峰;唐德剛口述歷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陳慧潔;試論口述歷史在高中教學中的運用[D];蘇州大學;2013年

6 井上望;日本民眾口述歷史教育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7 其其格瑪;內蒙古騎兵史的不同表述初探[D];內蒙古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6332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6332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6ea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