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寫中的真理、客觀性和證據(jù)
發(fā)布時間:2021-11-10 23:53
之所以引入廣義的實用主義路徑,旨在闡明真理和客觀性在歷史學科中的作用。歷史學并不需要一種新的真之理論,但有必要借用理論術(shù)語來分析歷史研究中真理概念是如何被理解和使用的。所謂真理是指歷史編纂學意義上所確認的一個認識論術(shù)語,而客觀性是指根植于特定的同時代科學共同體(職業(yè)歷史學家群體)中的一種認知美德。這一論證主要按照三個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步驟來展開:首先,提出歷史書寫中的實用主義"真之約定"觀點,論述歷史之真的諸條件取決于歷史話語的施為之力;其次,主張真之約定是由史家同行來擔保的,換言之,歷史書寫中所宣之真并非取決于史家與實在的直接關(guān)聯(lián),而是基于諸如探究方法、認知價值和認知德性等學科共識;最后,建立歷史書寫中真理與證據(jù)之間的明確關(guān)聯(lián),論證"真之約定"是以對史家手中所得證據(jù)的批判性分析為根基的。
【文章來源】:天津社會科學.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實用主義歷史哲學的研究路徑
二、歷史書寫中的“真之約定”
三、歷史書寫中的學科客觀性
四、歷史書寫中的證據(jù)和易謬論
結(jié)語
本文編號:3488191
【文章來源】:天津社會科學.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實用主義歷史哲學的研究路徑
二、歷史書寫中的“真之約定”
三、歷史書寫中的學科客觀性
四、歷史書寫中的證據(jù)和易謬論
結(jié)語
本文編號:34881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3488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