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史、闡釋人類學與歷史想象——試論格爾茨對娜塔莉·戴維斯的影響及其蛻變
發(fā)布時間:2021-08-06 21:02
作為"文化轉(zhuǎn)向"的探路人,娜塔莉·戴維斯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即開始反思文化的特性及其考察方法,格爾茨的闡釋人類學是她在探索之路上的關(guān)鍵性理論來源。從"意義之網(wǎng)"、"協(xié)議"—"協(xié)議"外結(jié)構(gòu)、"象征符號"、廣義文本觀到"深描",格爾茨的整個文化理念對戴維斯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后者的歷史想象就是此種影響最好的例子。在《馬丁·蓋爾歸來》和《騙子游歷記》等作品中,戴維斯以文本比較閱讀為基礎(chǔ),建構(gòu)起能夠細致反映特定時代和場境的意義—文化運作框架,進而以歷史想象勾畫出一幅幅逼近真實而又連貫合理的歷史圖景。對格爾茨理論和方法的批判性吸收,不僅幫助戴維斯有效地回應(yīng)了從"社會"到"文化"轉(zhuǎn)向過程中所遇到的諸多挑戰(zhàn),更支撐起她超越新文化史的大膽嘗試——如同她的"去中心"的歷史所呈現(xiàn)出來的那樣。
【文章來源】:史學理論研究. 2018,(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審美的文化“深描”——新歷史主義的美學特性[J]. 張靜斐. 美育學刊. 2014(06)
[2]娜塔莉·戴維斯與歷史人類學的理論和實踐[J]. 陸啟宏. 學海. 2014(03)
[3]后現(xiàn)代主義歷史學五十年述評[J]. 王路曼. 史學月刊. 2013(11)
[4]全球視野下的文化史書寫——解讀娜塔莉·澤蒙·戴維斯的“去中心的歷史”[J]. 周兵. 歷史教學問題. 2013(02)
[5]寸有所長而尺有所短:新文化史述評[J]. 俞金堯. 史學理論研究. 2013 (01)
[6]娜塔莉·澤蒙·戴維斯與新文化史[J]. 周兵. 史林. 2011(04)
[7]歷史是文化——歷史研究的人類學轉(zhuǎn)向[J]. 徐浩. 史學理論研究. 2008(02)
博士論文
[1]當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D]. 周兵.復旦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326484
【文章來源】:史學理論研究. 2018,(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審美的文化“深描”——新歷史主義的美學特性[J]. 張靜斐. 美育學刊. 2014(06)
[2]娜塔莉·戴維斯與歷史人類學的理論和實踐[J]. 陸啟宏. 學海. 2014(03)
[3]后現(xiàn)代主義歷史學五十年述評[J]. 王路曼. 史學月刊. 2013(11)
[4]全球視野下的文化史書寫——解讀娜塔莉·澤蒙·戴維斯的“去中心的歷史”[J]. 周兵. 歷史教學問題. 2013(02)
[5]寸有所長而尺有所短:新文化史述評[J]. 俞金堯. 史學理論研究. 2013 (01)
[6]娜塔莉·澤蒙·戴維斯與新文化史[J]. 周兵. 史林. 2011(04)
[7]歷史是文化——歷史研究的人類學轉(zhuǎn)向[J]. 徐浩. 史學理論研究. 2008(02)
博士論文
[1]當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D]. 周兵.復旦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3264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332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