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美國史學:從客觀性到后現代主義挑戰(zhàn)
發(fā)布時間:2021-03-28 00:03
"客觀性"自19世紀末在美國史學界被奉為圭臬以來,對20世紀初美國史學專業(yè)化的建設以及美國史學的發(fā)展發(fā)揮了極大作用。本文圍繞"客觀性"這一中心問題,試圖從其形成和衍變、受到挑戰(zhàn)和修正及其如何得到捍衛(wèi)的歷程中,梳理美國歷史學從誕生至20世紀末這一百多年的發(fā)展脈絡,進而彰顯百年來美國史學發(fā)展的常與變、博大與深廣。
【文章來源】:深圳社會科學. 2019,(03)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一、從蘭克史學到客觀性的加冕
二、從相對主義的圍困到客觀性的重建
(一) 貝克爾:“人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學家”
(二) 比爾德:“寫作歷史是一種出于信仰行動的行為”
(三) 在批判與反思中重建客觀性規(guī)范
三、從后現代主義的挑戰(zhàn)到對后現代主義挑戰(zhàn)的回應
(一) 后現代主義的挑戰(zhàn):“作為文學復制品的歷史文本”
(二) 應對挑戰(zhàn), 在挑戰(zhàn)中成長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后現代語境中的歷史客觀性問題[J]. 董立河. 求是學刊. 2008(03)
本文編號:3104486
【文章來源】:深圳社會科學. 2019,(03)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一、從蘭克史學到客觀性的加冕
二、從相對主義的圍困到客觀性的重建
(一) 貝克爾:“人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學家”
(二) 比爾德:“寫作歷史是一種出于信仰行動的行為”
(三) 在批判與反思中重建客觀性規(guī)范
三、從后現代主義的挑戰(zhàn)到對后現代主義挑戰(zhàn)的回應
(一) 后現代主義的挑戰(zhàn):“作為文學復制品的歷史文本”
(二) 應對挑戰(zhàn), 在挑戰(zhàn)中成長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后現代語境中的歷史客觀性問題[J]. 董立河. 求是學刊. 2008(03)
本文編號:31044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310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