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古”與“走出疑古”的回顧與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1-03-15 06:44
古史研究是關系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學術課題,這一課題的核心問題是關于"疑古"與"走出疑古"的爭論。自20世紀20年代顧頡剛等人提出"古史辨"理論以來,學術界對上古史基本持懷疑態(tài)度,對記載上古史文獻的真實性持否定態(tài)度。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李學勤為代表的一批學者力倡"走出疑古時代",對"古史辨"派的學術方法和學術成果提出質(zhì)疑。因此,在進行上古史研究時,既要繼承"古史辨"派的懷疑精神,又要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對待出土文獻。
【文章來源】: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9,40(12)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內(nèi)憂外患與“古史辨”派的興起
二、民族復興與“走出疑古時代”
三、“文化自信”語境下如何開展古史研究
本文編號:3083738
【文章來源】: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9,40(12)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內(nèi)憂外患與“古史辨”派的興起
二、民族復興與“走出疑古時代”
三、“文化自信”語境下如何開展古史研究
本文編號:30837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308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