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泰社會歷史觀述評
發(fā)布時間:2017-03-20 09:09
本文關(guān)鍵詞:伏爾泰社會歷史觀述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伏爾泰從十八世紀二十年代起投身于反封建的思想斗爭,到法國大革命爆發(fā)前十年逝世,在啟蒙運動中積極活動了六十余年。高壽使他有幸隨著運動發(fā)展的進程幾乎經(jīng)歷了整個歐洲十八世紀的旅程,這是一場與天主教會和專制王朝進行不屈不撓斗爭的過程。他充分表現(xiàn)出了偉大的獻身精神,以自己的言行,帶領(lǐng)一批有志之士,乘文化變遷的激流一起勇猛前進。 社會歷史觀是伏爾泰思想體現(xiàn)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以哲學的精神來看待歷史,拋棄對歷史作超自然的解釋,特別是以圣經(jīng)為主線來解釋歷史的做法。歷史也不是像有些思想家所主張的那樣是道德說教的工具,伏爾泰堅持歷史的道德和實踐價值。認為歷史固然應當提供確切的事實,但其根本任務不在于此,繁瑣的細節(jié)事實搜集無助于人的才智發(fā)展。真正的歷史不是為現(xiàn)在作辯護,而是要揭露人類統(tǒng)治者的全部罪惡,把歷史變成啟蒙的工具,使人們轉(zhuǎn)變?yōu)橐粋具有健全理智的人,從而提升人的現(xiàn)實地位。啟蒙就是要使人知曉人類自己才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的主體。伏爾泰高舉理性的旗幟,運用各種形式的思想武器,揭露敵人,教育群眾,用以自然神論表達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來反對教權(quán)主義、反對宗教狂熱、反對君主專制、倡導英國式的君主立憲的政治主張,這也可以說是他啟蒙思想的最終目的。 歷史在伏爾泰的視野中變得開闊了,他不寫神學的歷史,也不只局限于國家的歷史,而是將歷史看做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關(guān)注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以及人的文化風俗習慣等,因此可以說歷史哲學在一定程度是他文化哲學的代名詞。 伏爾泰作為一名思想家,由于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他的理論也有明顯的缺陷,對十五世紀末葉以前的歷史采取完全否定的態(tài)度和理性被神圣化。社會的進步必然要通過理性的運用,這使他并未真正探尋到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動力,沒有看到當時法國廣大人民正在如火如荼進行革命的真實原因,盡管他曾在這方面提出過一些寶貴的思想。
【關(guān)鍵詞】:伏爾泰 理性 啟蒙運動 社會歷史觀 自然法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K095.6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一 伏爾泰社會歷史觀的主要內(nèi)容7-23
- (一) 伏爾泰視野中的社會歷史觀8-14
- 1. 批判神學統(tǒng)治下的社會歷史現(xiàn)實8-9
- 2. 歷史觀念的變革——由“天國”到“理性之國”9-11
- 3. 譜寫廣泛真實的世界歷史11-12
- 4. 關(guān)于中國社會的歷史事實12-14
- (二) 社會歷史觀的理論基礎(chǔ)14-17
- 1. 自然法則14-16
- 2. 啟蒙理性16-17
- (三) 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動力17-19
- 1. “自由意志”是歷史發(fā)展的原動力17-18
- 2. 物質(zhì)因素推動社會歷史的發(fā)展18-19
- (四) 社會歷史的理想狀態(tài)19-23
- 1. 自由與平等19-21
- 2. 經(jīng)濟制度:財產(chǎn)私有制21-22
- 3. 君主立憲是最好的政體22-23
- 二 伏爾泰社會歷史觀的評價23-31
- (一) 伏爾泰的思想進步性23-28
- 1. 重塑理性之位:抵制了宗教瘋狂23-25
- 2. 作為無神論的過渡思想:自然神論25-26
- 3. 反映大資產(chǎn)階級意志的法政思想26-28
- (二) 伏爾泰思想的內(nèi)在矛盾性28-31
- 參考文獻31-34
- 致謝3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卿文光;自然理性的迷誤——論18世紀中葉前西方啟蒙思想家對儒家學說的主流認識[J];大連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2 張麗艷,苗威;伏爾泰與中國儒家思想[J];東疆學刊;1999年03期
3 張品端;朱子理學對法國啟蒙思想家的影響[J];東南學術(shù);2004年02期
4 夏祖恩;伏爾泰的史識述評——讀《路易十四時代》[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2年03期
5 黃可波;試論伏爾泰對中國哲學的解讀[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6 林芊;伏爾泰史學思想中的理性論[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思玄;伏爾泰是怎樣批判神學世界觀的[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8 王加豐;伏爾泰的世界史觀[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9 甘鈞先;歷史的視角:啟蒙理性及其批判[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10 徐鶴森;試論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軍雷;論啟蒙時期法國的宗教思想[D];湘潭大學;2006年
本文關(guān)鍵詞:伏爾泰社會歷史觀述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75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257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