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新聞有多少相通之處
[Abstract]:Recently, because of the study of the revision of a modern periodical, involving the reference and innovation of narrative style, I can not help but look for cognitive resources from the style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books.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Liu Zhiji's "Shi Tong" in Tang Dynasty, Zhang Xuecheng's "General meaning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works of modern historians on the compilation of history, I have a strong feeling: historical narrative and news narrative have some common laws and norms. It's just that they a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specialties by the modern discipline system, so that they don't even hear the Voice of Chicken and Dog.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分類號】:G210;K0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朝蕾;;《兩漢紀》史論藝術之比較及探因[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張萬紅;;“六經(jīng)皆史”辨正[J];廣西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3 郭旺;;史學中的直筆與信史——讀《文心雕龍·史傳》有感[J];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06期
4 葉淑如;;從方志學的視角看章學誠的史學理論及成就[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牛致功;;劉知幾的修史主張[A];唐史論叢(第四輯)[C];1988年
2 楊緒敏;;論明清時期《史通》的流傳、整理和研究[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7年
3 王國平;;謝本書云南文化史研究述評[A];謝本書史學研究評述[C];2006年
4 蔡慶發(fā);翁衛(wèi)平;;鄭樵《通志》的史學成就[A];莆仙文化研究——首屆莆仙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王基倫;;“《春秋》筆法”的詮釋與接受[A];孔學研究(第十一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一次暨海峽兩岸第七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孫洪濤;;對中國傳統(tǒng)史學功能的反思[A];歷史與現(xiàn)實論稿[C];199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長奇;劉知幾的“史諱”與“名教”[N];光明日報;2002年
2 瞿林東;論史學的求真與經(jīng)世[N];光明日報;2003年
3 彭忠德;史膽與史責[N];光明日報;2000年
4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謝貴安;中國實錄體史學研究讓中華文明的特色更鮮明[N];社會科學報;2007年
5 瞿林東;我正在想的一個問題[N];北京日報;2001年
6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 林璧屬;中國傳統(tǒng)史學求真方法的科學性[N];光明日報;2008年
7 劉家和;談史學的創(chuàng)新[N];光明日報;2001年
8 瞿林東;永久的青春[N];光明日報;2001年
9 歷史所 宋家鈺;《中國史稿》的編撰始末[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10 李珍;《史通》——為史氏者宜置此座右[N];光明日報;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小泉;論劉知幾的學術風格[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2 張曄;劉知幾對兩漢史學述評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金莊;劉知幾關于唐前期史學論斷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安;從“真”到“通”: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體系化及其終結[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安萍;以道自任[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周征;劉知幾《史通》敘事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7 王莎;論呂思勉《史通評》中的史學史及史學理論問題[D];揚州大學;2010年
8 雷博;《通志二十略》中的秩序理想與精神內(nèi)涵[D];北京大學;2008年
9 張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山東史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10 袁麗;《漢紀》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838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248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