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史學與口述歷史:跨學科的對話
[Abstract]:The conversation with oral history began in the late 1970 s when (public history) was born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two branches of history, public historiography and oral history have common concerns in the aspects of subject origin, memory research, historical present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cooperate in different ways in practic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ains these common concerns.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ross-disciplinary dialogue between public history and oral history in China.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美國公眾史學研究”(批準號:14XSS007)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娜;;美國模式之公眾史學在中國是否可行——中國公眾史學的學科建構[J];江海學刊;201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建輝;關于歷史整體性研究的認識論思考[J];福建學刊;1994年02期
2 雷戈;兩種歷史文本的界限與張力[J];東岳論叢;2004年03期
3 張鶴;;納博科夫VS弗洛伊德[J];俄羅斯文藝;2007年04期
4 馬擁軍,徐福來,劉焱;如何看待“歷史”──兼論唯物史觀的歷史維度[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5 肖雄;;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下的史學客觀性問題[J];湖南社會科學;2009年05期
6 陸象淦;20世紀的法國史學:從“革命”到“危機”[J];國外社會科學;2000年01期
7 聞伍;歷史之音——口述史學的敘述性質片論[J];國外社會科學;2000年03期
8 劉篤成,唐淮;西方歷史哲學的焦點——歷史認識的客觀性問題[J];國外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9 楊雁斌;重現(xiàn)與印證歷史的歷史學——口述歷史學的客觀性質管窺[J];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04期
10 楊雁斌;口述歷史研究的重要領域──民間敘事文學研究一瞥[J];國外社會科學;199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鄧京力;馬敬;;試論影響歷史評價的若干因素[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梁民愫;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及在中國的反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王興斌;歷史事實的結構[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樊江宏;法國年鑒學派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4 余偉;歷史證據[D];復旦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何開麗;中國大陸金庸小說研究論[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小忠;20世紀西方歷史相對主義論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3 張蓓;康德作為目的論的歷史觀[D];安徽大學;2007年
4 王樹東;“SWZ”思維方式探究及其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文玉杰;社會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薛波;論歷史研究中的價值評價[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趙松;歷史跨學科研究與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史學的現(xiàn)代化[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8 苑莉莉;動態(tài)變化中的“年鑒形象”[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羽飛;20世紀50年代至21世紀初美國心理史學的理論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義華;從“史官史學”走向“史家史學”:當代中國歷史學家角色的轉換[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3期
2 楊祥銀;美國公共歷史學綜述[J];國外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3 羅榮渠;當前美國歷史學的狀況和動向[J];世界歷史;1982年05期
4 姜新;;20世紀美國公共史學與中國應用史學的不同命運[J];歷史教學問題;2012年01期
5 王希;;誰擁有歷史——美國公共史學的起源、發(fā)展與挑戰(zhàn)[J];歷史研究;2010年03期
6 李鵬;;“公共史學”理論對我國歷史教學的啟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年12期
7 胡勇;;關于發(fā)展我國公共史學的若干思考[J];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3年07期
8 蔣大椿;;基礎歷史學與應用歷史學[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85年01期
9 陳新;;從后現(xiàn)代主義史學到公眾史學[J];史學理論研究;2010年01期
10 王希;;西方學術與政治語境下的公共史學——兼論公共史學在中國發(fā)展的可行性[J];天津社會科學;2013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游鑒明;女性口述歷史的虛與實[J];史林;2004年S1期
2 熊衛(wèi)民;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成立[J];中國科技史雜志;2005年01期
3 ;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實務指南》第二版中譯本問世[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6年02期
4 熊培云;;讓博客口述歷史[J];南風窗;2006年07期
5 鄧小軍;左玉河;;做口述史要有緊迫感和奉獻精神——訪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秘書長左玉河[J];中國檔案;2006年01期
6 左玉河;;方興未艾的中國口述歷史研究[J];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05期
7 汪文慶;;從陳錦華《國事憶述》看口述歷史的功用[J];百年潮;2006年01期
8 劉玉太;;真實是“口述歷史”的生命[J];黨史文匯;2006年09期
9 樊洪業(yè);;關于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的思考——在當代中國科學口述歷史學術研討會上的發(fā)言[J];中國科技史雜志;2009年03期
10 左玉河;;近年來的中國口述歷史研究[J];中國科技史雜志;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吳孟顯;;口述歷史在國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及存在問題[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四卷)[C];2010年
2 沈飛德;;當代中國的口述歷史:前景和問題[A];中國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3 董煜宇;;口述歷史訪談問題設計中的“文化整體”[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四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高曉燕 王敬榮;加強口述歷史的搶救與研究[N];黑龍江日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王洪波;口述歷史能否給予“歷史的真實”?[N];中華讀書報;2008年
3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 龍平久;“口述歷史”概念淺議[N];貴州民族報;2009年
4 楊祥銀 梓皓;口述歷史“草根史學”沖擊“精英史學”[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1年
5 陶宇 長春工業(yè)大學人文學院;“口述歷史”推進社會記憶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肖冠雄;口述歷史:博物館資源再創(chuàng)造[N];中國文物報;2012年
7 本報記者 韓曉飛;歷史在口述中行走[N];中華讀書報;2005年
8 楊祥銀 溫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所;口述史學的興起:從“檔案實踐”到“新社會史轉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秘書長 左玉河;拓展“自下而上看歷史”的新視角[N];社會科學報;2011年
10 唐納德·里奇 美國參議院歷史辦公室歷史學家;技術帶來改變:口述史學的最新趨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冰;口述歷史的現(xiàn)狀與未來[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09年
2 肖振英;論口述歷史的研究準備[D];內蒙古大學;2013年
3 彭志峰;唐德剛口述歷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691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236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