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史學理論論文 >

半個亭林,“半之中又失其半焉”——胡適、錢穆對顧炎武學術思想的闡發(fā)

發(fā)布時間:2018-06-10 07:15

  本文選題:錢穆 + 胡適 ; 參考:《社會科學》2011年08期


【摘要】:錢穆、胡適對顧炎武學術思想的不同闡發(fā),是他們治學思想歧異的具體反映。胡適主張治學只在求真,強調考據之學;錢穆主張學當經世,考據當以義理為歸宿,反對考據與義理兩分。
[Abstract]:Qian Mu and Hu Shi's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Gu Yan's thought of martial arts is a concrete reflection of their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thought. Hu Shi advocates that the study should only seek truth, emphasizing the study of textual evidence, and Qian Mu advocates that the study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world, and that the textual research should be the end result of righteousness and reason, and oppose the division between textual research and righteousness.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分類號】:K0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徐國利;錢穆的學術史方法與史識——義理、考據與辭章之辨[J];史學史研究;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阮宗澤;國際秩序的轉型與東亞安全[D];外交學院;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郭盛;梁啟超、錢穆兩部同名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比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2 袁愈雄;江山一統(tǒng):試論宋初前代君臣的命運[D];四川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方漢文;中國傳統(tǒng)考據學與西方闡釋學[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2 陳勇;疑古與考信──錢穆評古史辨派的古史理論[J];學術月刊;2000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國利;錢穆史學思想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勇;;試論錢穆與胡適的交誼及其學術論爭[J];史學史研究;2011年03期

2 盧元偉;;錢穆七房橋世界的前世今生——兼評《錢穆與七房橋世界》[J];中國圖書評論;2011年09期

3 徐有富;;錢穆治學的若干特點[J];古典文獻研究;2006年00期

4 嚴紅;;錢穆與中國文化傳承問題研究——新亞書院與新亞精神[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5 周文玖;;梁啟超、胡適、郭沫若史學特點之比較及其學術關聯[J];史學史研究;2011年03期

6 許剛;;宋學精神與漢學工夫——錢穆與張舜徽清代學術史研究之比較[J];齊魯學刊;2011年04期

7 伊人;;對顧頡剛我心懷敬意[J];編輯學刊;2011年04期

8 董明;;讓歷史以輕松的語言呈現——論唐德剛與黃仁宇的歷史寫作[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9 郭延坡;;顧頡剛“層累說”理論體系的思想和方法[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常城;;20世紀疑古思潮興起的原因探析[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海晏;;杜威的歷史方法及胡適對它的詮釋與應用[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國[C];2005年

2 武守志;;史學三家議[A];《國學論衡》第三輯——甘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學術論文集[C];2004年

3 李銳;;顧頡剛先生的“層累說”與經學史上的一個問題[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4 羅檢秋;;清末民初考據學方法的發(fā)展[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2年卷[C];2002年

5 劉巍;;《劉向歆父子年譜》的學術背景與初始反響——兼論錢穆與疑古學派的關系以及民國史學與晚清經今古文學之爭的關系[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0年卷[C];2000年

6 王法周;;從《古史辨》看1920年代史學中的西學觀念與方法[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國[C];2005年

7 劉巍;;抗戰(zhàn)期間錢穆所致力的“新史學”——以《國史大綱》為中心的探討[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1年卷[C];2001年

8 張越;;從對整理國故和“古史辨派”的評價看郭沫若的史學思想[A];郭沫若與百年中國學術文化回望[C];2002年

9 劉巍;;經典的沒落與章學誠“六經皆史”說的提升[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7年卷)[C];2007年

10 張越;;《十批判書》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評價問題芻議[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上卷)[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曉唯;胡適與錢穆[N];團結報;2000年

2 歷史學教授 羅志田;凡眼觀真說胡適[N];南方周末;2010年

3 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路云亭;柔日讀史 剛日讀經[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4 胡宗剛;胡先殨與胡適:“兩個反對的朋友”[N];中華讀書報;2005年

5 丁國強;他是這樣看歷史的[N];人民政協報;2002年

6 陳勇;錢穆與柳詒徵的學術交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張桂玲;門縫里的風景[N];中國教育報;2008年

8 陳漱渝;義無反顧地跨進這門檻[N];人民政協報;2009年

9 梁麗萍;歷史上的反思[N];學習時報;2004年

10 孫玉祥;魯迅“抄襲”公案真相[N];協商新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侯宏堂;從陳寅恪、錢穆到余英時[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盛韻;觀念與材料[D];復旦大學;2008年

3 董恩強;新考據學派:學術與思想(1919—1949)[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吳忠良;南高史地學派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胡現嶺;胡繩史學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6 劉海靜;20世紀前半期的清學史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7 章原;古史辨《詩經》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8 李波;呂思勉與二十世紀前半期的新史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Z腪,

本文編號:200240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200240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c87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