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性和理想性之間保持張力——記韓震先生的學術人生
本文選題:西方歷史哲學 + 非理性主義; 參考:《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年05期
[Abstract]:......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
【分類號】:K0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韓震;論全球化進程中的多重文化認同[J];求是學刊;2005年05期
2 韓震;歷史是人類社會的存在方式[J];史學理論研究;199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思斌;體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區(qū)建設的理論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2 顧伯平;論民族精神[J];大理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3 何柏生;馬克思主義法學為何要把“意志”視為法律本質[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袁鐸;論后現代主義哲學的三大批判及其精神實質[J];甘肅社會科學;2002年04期
5 王秋梅;笛卡爾理性主義哲學透視[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6 馬長山;結社活動的深層歷史底蘊及其對民主法治的結構性支撐[J];江蘇社會科學;1999年01期
7 韓震;當代美國政治思想的意識形態(tài)圖景[J];江海學刊;2003年04期
8 謝暉;達致真理:詮釋法律的憧憬[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9 李曉鳳;“社區(qū)建設”概念下的社區(qū)工作理論與實踐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年11期
10 王鯖鈞;后現代思想:教育改革的一種可能思路[J];龍巖師專學報;2004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李愛年;環(huán)境法的倫理審視[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李慶宗;在理性與價值之間[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4 關鋒;論馬克思的實踐理性[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謝行寬;信用與理性關系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6 方建鋒;論現代教育中的實質非理性現象[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王小林;民事訴訟公開法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8 羅秋立;歷史唯物主義與社會人類學批判[D];復旦大學;2005年
9 徐積平;實用主義與實踐唯物主義[D];蘇州大學;2005年
10 楊鮮蘭;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人的發(fā)展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祁雪瑞;科學決策與非理性因素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胡道玖;知識管理決策主體分析[D];蘇州大學;2001年
3 孫萬菊;從建構后現代精神到建構后現代社會[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肖向榮;個體自由與政府權力:市民社會組織的法治功能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郭海龍;西方馬克思主義“總體的人”學說及其啟示[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6 陳鶴玲;道德生活中的感性和理性[D];揚州大學;2003年
7 文侃;試論民族自信心的文化重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張超;論懷疑主義對民主的影響[D];華僑大學;2004年
9 孫英華;多維度全球化中的國家主權[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鄭蕓;當代中國社團監(jiān)督及其發(fā)展路徑[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鏗;;設計讓生活更藝術[J];商周刊;2010年05期
2 尹保云;;創(chuàng)造學術繁榮的條件[J];學術界;2010年02期
3 周若清;伍春輝;;淺析“戰(zhàn)國策”派的領袖觀[J];社科縱橫;2010年02期
4 孫道進;;從“自然人悖論”到“心理革命”——弗洛姆人學觀的生態(tài)倫理學維度[J];鄱陽湖學刊;2010年01期
5 黃蕾;;西方史學之東漸與中國史學的現代轉型——以朱謙之為中心的考察[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張計連;;應似飛鴻踏雪泥——從《城堡》后17章看K的行動在對話中的消弭[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7 葛紀紅;;從時空觀看福克納小說的形式實驗[J];外語研究;2010年01期
8 黃健;;魯迅在日本期間對尼采的接受及其思想變化[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9 郝苑;;經驗論的自由化——重審邏輯經驗主義的后期發(fā)展[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0年03期
10 胡軍良;;論哈貝馬斯的交往理性觀[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衛(wèi)勇;;新傳統(tǒng)派教育目的論之歷史思考[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2 周衛(wèi)勇;;新傳統(tǒng)派教育目的論之歷史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余玉花;;生命價值的哲學辨析[A];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9年
4 王莉;李抗;;西方心理學的人文主義研究模式[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馮玉珍;;怎樣思想與研究西方哲學和中國當代思想文化[A];全國外國哲學學術研討會——紀念“蕪湖會議”暨“兩學會”成立30周年論文集[C];2008年
6 李步樓;;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A];全國外國哲學學術研討會——紀念“蕪湖會議”暨“兩學會”成立30周年論文集[C];2008年
7 馬寅卯;;對蘇聯哲學的一些評價(提綱)[A];全國外國哲學學術研討會——紀念“蕪湖會議”暨“兩學會”成立30周年論文集[C];2008年
8 王俊;;羅蒂與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場景[A];全國“當代西方哲學的新進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9 董麗云;;悠游之叢林——海德格爾與艾柯闡釋觀比較研究[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彭立群;;論后現代主義哲學的形而上學性[A];“后現代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建漳 廈門大學哲學系;當代西方歷史哲學一覽[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廖奕;“法律人學”五說[N];檢察日報;2010年
3 黃朝陽;創(chuàng)新離不開批判性思維[N];人民日報;2010年
4 張海源(書評人);從了解歷史開始[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5 鄭師渠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本報記者呂莎 采訪整理;反思現代性思潮[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6 湖南商學院 周俊敏;如何構建有效的企業(yè)倫理戰(zhàn)略[N];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
7 衣艷芳;社會轉型過程中東北人性格的轉變[N];吉林日報;2009年
8 夏興有;現代性與后現代性[N];人民日報;2009年
9 羅連雙 市委副秘書長;新世紀 新理性[N];長治日報;2009年
10 艾克拜爾·米吉提 哈薩克族,,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中國作家》主編。;艾克拜爾·米吉提:非理性主義漸受冷落[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章羽;非理性在個體道德養(yǎng)成中的作用[D];復旦大學;2008年
2 徐亮;文學理性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3 白利鵬;歷史復雜性的觀念[D];吉林大學;2006年
4 徐彥利;先鋒敘事新探[D];山東大學;2005年
5 李耀臻;論大學生道德選擇教育[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董立河;歷史與想象[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7 周啟杰;歷史:一種反思性的文化存在[D];黑龍江大學;2004年
8 王成兵;當代認同危機的人學探索[D];北京師范大學;2003年
9 郭艷君;歷史與人的生成[D];黑龍江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冉冉;從潛意識深淵流溢出藝術的靈感[D];蘇州大學;2009年
2 路懿菡;先秦諸子歷史哲學思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3 熊雄;大躍進時期“唯意志論”思潮及其反思[D];湘潭大學;2009年
4 曾順;費耶阿本德科學方法論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5 曾芳宇;新課改下中學生歷史意識的培養(yǎng)[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于錦花;當代大學生理性與非理性的失衡及其對策研究[D];廣州大學;2009年
7 鄭e
本文編號:19590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1959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