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史研究》2010年總目錄
本文選題:民族文化認同 + 史學理論; 參考:《史學史研究》2010年04期
【摘要】:正~~
[Abstract]:Orthodontic ~
【分類號】:K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開軍;;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近年主要學術論著[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林甘泉;;擴大史學史的研究范圍 讓世界了解中國史學[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3 瞿林東;;史學遺產(chǎn)與歷史學的理論和歷史[J];中國史研究;2009年04期
4 王建輝;;史學史與史學理論[J];歷史教學;1990年04期
5 鐘欣;;“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系列”叢書受到學術界好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6 侯新立;郝鴻飛;;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成就與學科建設座談會紀要[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09年03期
7 周文玖;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史學史研究述論[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8 趙騫;王旭送;;讀書得間 學貴專精——彭忠德先生《秦前史學史研究》評析[J];咸寧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9 朱政惠;褚艷紅;呂杰;張斌;張穎華;張怡;劉莉;李想;;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的一個新思考——與海外中國學研究關系之若干問題的討論[J];歷史教學問題;2011年02期
10 吳懷祺;新世紀史學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國利;;當代中國大陸的史學評論理論研究述評[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2 李國宏;;從泉州民間信仰文化回傳現(xiàn)象看閩臺民族文化認同[A];海峽兩岸五緣論——海峽兩岸五緣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吳海玲;;2007年中國溆浦屈原及楚辭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A];中國楚辭學(第十三輯)——2007年中國溆浦屈原及楚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李穎;;《船工紀事》及其史料價值[A];船政文化研究[C];2003年
5 趙望秦;;《毗陵集》史料價值述略[A];唐史論叢(第七輯)[C];1998年
6 段懷清;;“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十七年文學歷史評價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6卷[C];2006年
7 歐陽炎;;長沙市暖通空調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會議綜述[A];2005年湖南省暖通空調制冷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羅炳良;;應當切實加強史學批評范疇研究[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9 馬春懷;;回憶謝剛主先生[A];明史研究第2輯——紀念謝國楨先生九十誕辰專輯[C];1992年
10 張復合;孫禮;;后記[A];建筑史論文集(第15輯)[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是;壯哉,《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N];河南日報;2000年
2 朱文林;《領導干部精讀二十四史》:感悟締造和諧之道[N];盤錦日報;2008年
3 川訊;把數(shù)字化市場化提上日程[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4 記者 璩靜;史學界重修“二十四史”[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5 王曉冬;飽滿的一粒滴丸[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6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 朱文林;感悟締造和諧之道[N];人民日報;2008年
7 樊哲高 張自然;沖刺三萬億[N];中國電子報;2005年
8 記者 李松 黃潔 實習生 吳萌;失竊物品全部被追回[N];法制日報;2009年
9 霆鈞 從權;求真務實 與時俱進 切實提高我院黨建工作水平[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 袁蓉君;競爭·合作·雙贏[N];金融時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吾斯曼江·亞庫甫;16至19世紀維吾爾族史學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呂韶鈞;舞龍習俗與民族文化認同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3 孫敏;柳田國男日本人論研究[D];北京大學;2009年
4 齊山德;蘇聯(lián)時期史學研究初論[D];吉林大學;2010年
5 景新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宋代雜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6 黃冬敏;理性主義史學淺論[D];復旦大學;2008年
7 葛永海;古代小說與城市文化[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8 郭霞;《奧克西林庫斯希臘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曾美月;宋代筆記音樂文獻史料價值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10 王梅花;<阿薩拉格齊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鵬;民族文化認同下的京族學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叢曉立;吳澤與中國史學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范艷君;《崇文總目》與學術史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劉蓉;論《穆天子傳》的史料價值[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5 韓慧玲;明英宗“北狩”史料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7年
6 胡小麗;試析《十國春秋》南唐部分的史料價值[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7 段巧玲;《晏子春秋》的史學價值[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盧其美;王梵志及其詩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李靜月;唐代書詩的書法史料價值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10 張健;試論《突厥語大詞典》的史料價值[D];蘭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9498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194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