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史學理論論文 >

對敘事主義史學理論的幾點辨析

發(fā)布時間:2018-05-09 05:56

  本文選題:史學理論 + 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 參考:《史學理論研究》2010年01期


【摘要】:一般認為,后現(xiàn)代主義的主要目的是向知識的客觀性與語言的穩(wěn)定性等傳統(tǒng)觀念提出挑戰(zhàn)。它的興起,使得人們對進步的信念、歷史時代劃分的方法、個人能知能行的觀念都產(chǎn)生了疑問。后現(xiàn)代主義對史學的影響是一個客觀事實,無論國外還是國內(nèi)都是這樣。與此同時,還應看到的一個事實是,在國內(nèi)外近年對"后現(xiàn)代主義史學"的批評日漸增長。既然如此,就要對其進行研究,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作出科學的判斷和回答。本刊這里發(fā)表的四篇文章并不代表編輯部的立場,僅希望能引起各界讀者的更多關注,展開深入的討論。
[Abstract]: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main purpose of post-modernism is to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such as the objectivity of knowledge and the stability of language. Its rise raises questions about people's belief in progress, the way in which history is divided, and the idea that individuals can know and act. The influence of postmodernism on historiography is an objective fac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 fact that the criticism of postmodernism historiography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cas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it, under the guida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make scientific judgments and answers. The four articles published here do not represent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s position, but only hope to attract more attention and in-depth discussion.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歷史系;
【分類號】:K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剛;;對敘事主義史學理論的幾點辨析[J];史學理論研究;2010年01期

2 陳新;;后現(xiàn)代主義與歷史學[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3 肖雄;;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下的史學客觀性問題[J];湖南社會科學;2009年05期

4 張廣智;;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誕生(19世紀40年代前后)[J];歷史教學問題;2006年01期

5 杜輝;王潤彬;袁也;;歷史學家毛澤東[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6 侯云灝;理論工作者貴在有超前意識──讀陳啟能著《史學理論與歷史研究》[J];江漢論壇;1994年05期

7 蔣大椿;21世紀史學理論研究斷想[J];史學理論研究;2000年01期

8 陳新;;態(tài)度決定歷史:后現(xiàn)代狀況下的歷史學[J];歷史教學問題;2007年06期

9 賀巧娟;;柯林伍德的史學理論述評[J];大眾文藝(理論);2008年10期

10 周福振;;關于評價歷史人物的一些思考——以陳獨秀為例[J];太原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剛;;相對主義、敘事主義與歷史學客觀性問題[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2 吳貽剛;蘇小霞;張軍獻;;“范式之爭”與體育社會學研究中后現(xiàn)代主義的崛起[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3 許建美;;布里克曼教育史學觀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4 雷夢水;;謝國楨先生的兩首詩[A];明史研究第2輯——紀念謝國楨先生九十誕辰專輯[C];1992年

5 李正云;;論后現(xiàn)代主義影響下的家庭治療[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羅云鋒;;歷史理論視野下的文學史分期觀念考察[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下)[C];2004年

7 李正云;;家庭治療的新動向——后現(xiàn)代主義影響下的家庭治療[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趙美森;韓秀艷;;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心理的影響[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9 徐國利;;當代中國大陸的史學評論理論研究述評[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10 鄒兆辰;;史學批評與社會環(huán)境——以蘇聯(lián)史學在中國的命運為例[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丁國強;在過去與現(xiàn)在之間問答交流[N];中國教育報;2008年

2 劉建國 楊祥銀;第15屆全國史學理論研討會在溫州舉行[N];光明日報;2009年

3 萬昌華;“中觀史學理論”新模式[N];光明日報;2004年

4 陳啟能;對當前西方史學發(fā)展的兩點看法[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5 俞吾金;歷史主義與當代意識[N];文匯報;2010年

6 張耕華;史學與文學有別之外的思考[N];人民日報;2008年

7 李醒民;不必向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臣服”[N];中華讀書報;2005年

8 舒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繁榮發(fā)展史學理論[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9 馬艷輝;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10 唐學鵬;一個歷史學家的遺產(chǎn)[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江臘生;后現(xiàn)代主義與中國20世紀90年代小說[D];蘇州大學;2006年

2 董立河;歷史與想象[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3 黃冬敏;理性主義史學淺論[D];復旦大學;2008年

4 毛娟;“沉默的先鋒”與“多元的后現(xiàn)代”:伊哈布·哈桑的后現(xiàn)代文學批評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栗崢;后現(xiàn)代證據(jù)理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6 齊山德;蘇聯(lián)時期史學研究初論[D];吉林大學;2010年

7 王平;魏斐德與他的中國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8 王曉華;近三十年中國大陸史學主潮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9 戴軍;教育理論研究的后現(xiàn)代思維傾向[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胥英明;后現(xiàn)代體育課程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志華;《呂氏春秋》的史學理論成就[D];安徽師范大學;2012年

2 梁艷麗;沖突與重建: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原因及出路探析[D];西北大學;2010年

3 袁立峰;詹京斯的后現(xiàn)代史學理論初探[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4 向勝翔;論史學理論在中學史料教學中的價值和作用[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5 李鐳;愛德華·吉本的史學理論和社會思想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胡守敏;論后現(xiàn)代主義視野中的教學研究范式[D];西南大學;2007年

7 王昱;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當代標志設計之影響[D];天津美術學院;2008年

8 楊麗珍;關于羅榮渠先生現(xiàn)代化研究的史學理論思考[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9 李海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學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劉雄偉;試論“六經(jīng)皆史”說中的學術致用思想[D];吉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86486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186486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d24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