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歷史”到“中國夢”:全球思想史的遐思
本文關鍵詞:從“大歷史”到“中國夢”:全球思想史的遐思 出處:《史學理論研究》2015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夢 關切之情 不萊梅 雅各布 中國古典哲學 人類未來 這個世界 人口激增 歷史觀念 創(chuàng)世神話
【摘要】:正"我們身處其中的這個世界究竟出了什么問題?中國人又如何為解決這些問題作出貢獻?"2014年1月,筆者帶著這兩個大問題,開始了第二次歐洲之旅:在德國不萊梅的雅各布大學,講授《大歷史導論》和《中國古典哲學文獻選讀》。前一個問題是由"大歷史"提出的;后一個問題正契合中國人由來已久的"大同夢",尤其是近來為人們所熱議的"中國夢"。盡管這兩個問題產(chǎn)生的思想根源不盡相同,但它們之間卻存在著某種必然聯(lián)系,而將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的,正是對人類未來的關切之情。不
[Abstract]:What's wrong with the world we're in? How can the Chinese contribute to solving these problems? In January 2014, I began my second trip to Europe with these two big questions: Jacob University in Bremen, Germany. Introduction to the Great History and selected readings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philosophical documents. The former question is raised by the Great History. The latter ques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long-established "Great Harmony Dream" of the Chinese people, especially the "Chinese Dream", which has been hotly discussed recently, although the ideological roots of the two questions are not the same. But there is a certain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and it is the concern for the future of mankind that binds them together.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K091
【正文快照】: “我們身處其中的這個世界究竟出了什么問題?中國人又如何為解決這些問題作出貢獻?"2014年1月,筆者帶著這兩個大問題,開始了第二次歐洲之旅:在德國不萊梅的雅各布大學,講授《大歷史導論》和《中國古典哲學文獻選讀》。前一個問題是由“大歷史”提出的;后一個問題正契合中國人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醒民;;科學是什么?[J];湖南社會科學;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靜;穆時英現(xiàn)代都市小說的意象世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2 李佑新;現(xiàn)代性問題與中國現(xiàn)代性的建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3 王長才;詩歌寫作中的靈感與抽象思維——瓦雷里詩學一瞥[J];北方論叢;2005年05期
4 楊冬;;浪漫主義詩學的三種傾向[J];北方論叢;2006年02期
5 姜夢;;王爾德童話故事中的意象及其唯美主義內(nèi)涵[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8年04期
6 宋嘉揚;論郭沫若抗戰(zhàn)時期歷史劇的創(chuàng)作理念與風格[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7 李松;;問題與思路:多元現(xiàn)代性——從現(xiàn)代性與后現(xiàn)代性關系分析入手[J];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11期
8 路文彬;;想象的貧困——中國小說批判之一[J];創(chuàng)作評譚;1998年04期
9 徐岱;;批評的規(guī)范:專家·作家·行家[J];創(chuàng)作評譚;2004年04期
10 李敦東;梁宗岱對象征主義的中國化闡釋[J];郴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江弱水;;胡適的語文觀與三十年代的反撥[A];新詩研究的問題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周憲;;審美現(xiàn)代性的四個層面[A];探尋美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2001—2006)紀念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施向峰;現(xiàn)代政治道德的內(nèi)在理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2 張翼;中國現(xiàn)代散文詩的詩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金華;神韻說與純詩論比較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4 張小山;齊美爾社會研究方法的后現(xiàn)代主義特征[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5 何玉興;社會群體溝通平衡問題學理資源探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李健;比興思維研究[D];暨南大學;2002年
7 楊學民;現(xiàn)代性與臺灣《現(xiàn)代文學》雜志小說[D];復旦大學;2004年
8 伍明春;現(xiàn)代漢詩的合法性研究(1917-1926)[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9 傅守祥;歡樂詩學:消費時代大眾文化的審美想像[D];浙江大學;2005年
10 徐曉東;鏡中野獸的醒來——論電影“奇觀”[D];浙江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小勇;教學的科學性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張明哲;全球視角下五次戰(zhàn)略機遇期與中日發(fā)展簡論[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3 黃志強;中國現(xiàn)代性建構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韓文慧;威海:殖民現(xiàn)代的失敗,禍兮?福兮?[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倪波;論保險標的轉(zhuǎn)讓條款的演變和價值取向[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6 李振;道德文化力初探[D];南華大學;2011年
7 朱鳳嵐;高中作文教學科學有序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郭瑩;從梭羅對科學的雙重情感視角分析其生態(tài)思想[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2年
9 朱博;悲劇與死亡——論悲劇的美感及死亡意象的審美特質(zhì)[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10 楊黎紅;永恒的矛盾和沖突[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李雙璧;從“格致”到“科學”:中國近代科技觀的演變軌跡[J];貴州社會科學;1995年05期
2 李醒民;;“科學”和“技術”的源流[J];河南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3 朱發(fā)建;清末國人科學觀的演化:從“格致”到“科學”的詞義考辨[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04期
4 吳鳳鳴;;從“格致”到“科學”——淺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性[J];中國科技術語;2008年03期
5 米俊絨;殷杰;;實證主義與社會科學[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8年03期
6 倉橋重史;李玉蘭;;科學與社會的關系[J];世界科學;1988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中國夢”的暢想[J];文史春秋;2013年04期
2 李少金;;美麗中國夢[J];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3 于運全;孫敬鑫;;做好“中國夢”的中國解讀[J];對外傳播;2013年07期
4 一清;;我的夢——中國夢[J];商周刊;2013年14期
5 關世輝;;祝福中國夢[J];民族音樂;2013年03期
6 一清;;我的夢——中國夢[J];兵團工運;2013年06期
7 ;霧霾籠罩下的“中國夢”[J];對外傳播;2013年06期
8 一清;;我的夢——中國夢[J];學習月刊;2013年11期
9 章字民;;共筑中國夢[J];今日海南;2013年07期
10 一清;;我的夢——中國夢[J];今日海南;2013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郝儒杰;;發(fā)展與公正: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的價值取向[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韓慶祥;王海濱;;中國夢:根本前提、精神實質(zhì)和實現(xiàn)路徑[A];2013·學術前沿論叢——中國夢:教育變革與人的素質(zhì)提升(上)[C];2013年
3 許志功;;以黨的科學理論指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A];“歷史唯物主義與民族復興之路”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4 顏曉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包含倡導勞動[A];“歷史唯物主義與民族復興之路”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5 柳潔;;以行業(yè)夢托起中國夢[A];浙江鹽業(yè)(2013年第4期總第153期)[C];2013年
6 李仕湘;;我的中國夢[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六卷)[C];2013年
7 方曉;;“中國夢”與中國外交:世界貢獻 中國打造[A];中國夢: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8 李德順;;中國夢的主體性意蘊[A];2013·學術前沿論叢——中國夢:教育變革與人的素質(zhì)提升(上)[C];2013年
9 熊煒;;圍繞中國夢思想,推進中國的外交與國際關系研究[A];第五屆外語院校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高層論壇暨全國外語院?蒲泄芾韰f(xié)會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10 祁敬宇;;芻議大國崛起中的金融問題——兼議金融在實現(xiàn)中國夢進程中的作用[A];第五屆外語院校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高層論壇暨全國外語院校科研管理協(xié)會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馮蕾;道路堅定 “中國夢”圓[N];光明日報;2013年
2 本報駐莫斯科記者 楊政;兩會繼往開來引導“中國夢”[N];光明日報;2013年
3 諶強;詩人雅集新春放歌聯(lián)吟中國夢[N];光明日報;2013年
4 曹華飛;團結(jié)奮斗實現(xiàn)共同的“中國夢”[N];光明日報;2013年
5 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 顏曉峰;為什么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N];光明日報;2013年
6 衡陽市圖書館 武久英;用勤勞和智慧托起“中國夢”[N];湖南日報;2013年
7 ;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N];解放軍報;2013年
8 曹丙利;構筑“中國夢”的民生基石[N];科技日報;2013年
9 張峪銘;“三有”人生托起中國夢[N];人民公安報;2013年
10 汪金友;十解“中國夢”[N];人民公安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秋山;“中國夢”的理論淵源與內(nèi)涵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4年
2 丁小鶯;《蝸居》和“中國夢”[D];北京大學;2011年
3 江利群;實現(xiàn)中國夢的機遇與挑戰(zhàn)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4 李博;中國和平發(fā)展道路是“中國夢”的實現(xiàn)路徑[D];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
5 李達虹;天津市初中生“中國夢”的外顯和內(nèi)隱認知與教育對策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6 楊成亮;中學生“中國夢”的心理結(jié)構及優(yōu)化教育建議[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7 馬殠殠;論“中國夢”視域下的高校責任公民培育[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8 曹嘉;試論中國夢的科學內(nèi)涵及其實現(xiàn)路徑[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9 劉成武;“中國夢”的內(nèi)涵和實現(xiàn)路徑[D];安慶師范學院;2014年
10 張杰;實現(xiàn)中國夢視域下的反腐倡廉建設研究[D];湘潭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4169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1416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