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晚唐蔣氏史學世家
本文關(guān)鍵詞:略論晚唐蔣氏史學世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蔣NB 史學世家 兩《唐書》 實錄 良史
【摘要】:中國古代史學有悠久的家學傳統(tǒng),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史學世家。在近三百年的唐代歷史上,史學世家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史學現(xiàn)象。晚唐義興蔣氏史學世家具有學兼"儒史"的家學傳統(tǒng),三世踵修國史、實錄,被譽為"蔣氏日歷"。在學術(shù)特征上,蔣氏史學世家以其諳于典故的學風,頗具特色的歷史評論,以及通識而深于議政的經(jīng)世精神,享譽于世,"時推良史",成為晚唐史學發(fā)展史上的重要一頁。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分類號】:K092
【正文快照】: 家學與師承,是中國古代學者治學的兩個重要門徑。清代史家章學誠在論史學要義時指出:“經(jīng)師傳授,史學世家,亦必因其資之所習近,而勉其力之所能為,殫畢生之精力而成書,于道必有當矣!1這揭示了家學傳統(tǒng)和史學世家在中國古代史學發(fā)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中國古代史學很早就有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鄭強勝;唐時期的家學[J];華夏文化;1995年06期
2 瞿林東;;史學家和政治——關(guān)于唐代史學與政治關(guān)系的考察[J];史學史研究;1991年04期
3 王盛恩;;宋代《日歷》纂修考[J];史學史研究;2006年02期
4 趙建建;;唐代拾遺的使職工作[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S2期
5 卞孝萱;唐宋申錫冤案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瞿林東;;范文瀾史學風格的幾個特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2 舒習龍;;宋朝歷史編纂學研究述評[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關(guān)劍平;;唐代飲茶生活的文化身份——隱逸[J];茶葉科學;2014年01期
4 張菁菁;;論大歷十才子詩歌中的“清”之美[J];安康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5 曾君之;;論韋應(yīng)物江行詩的藝術(shù)特色[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年05期
6 潘定武;;齊己詩疑難詞語拾零[J];黃山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7 韋暉;;論陶淵明與韋應(yīng)物詩歌之差異——以田園詩、酬贈詩、郊游詩為例[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4年09期
8 滕漢洋;;白居易詩歌自注辨析三則[J];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9 張健;王玲;;宋代時政記的纂修[J];蘭臺世界;2009年21期
10 趙貞;;唐五代《日歷》雜識[J];史學史研究;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胡耀飛;謝宇榮;;杜儒童及其《隋季革命記》輯考——兼論隋末唐初王統(tǒng)三分問題[A];唐史論叢(第十八輯)[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甘生統(tǒng);皎然詩學淵源考論[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李碧妍;危機與重構(gòu)[D];復(fù)旦大學;2011年
3 汪仕輝;唐代士族家學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4 熊偉華;《隆平集》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5 彭鴻程;秦漢韓非子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6 高曉成;從“法之格”到“意之格”[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年
7 滕o"洋;白居易生活,
本文編號:12545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125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