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歷史的興起:西方史學中的書寫新趨勢
本文關鍵詞:數字歷史的興起:西方史學中的書寫新趨勢
【摘要】:數字歷史是西方史學界自20世紀80年代起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而興起的一種史學新潮。數字歷史大致經歷了文獻數字化、自主創(chuàng)建歷史專題和三維虛擬環(huán)境再現(xiàn)等幾個發(fā)展階段。數字歷史雖起源于計量史學,但不囿于計量史學單一的數理統(tǒng)計,而是力圖復原多維連續(xù)動態(tài)的可視化歷史。其最大的優(yōu)勢,不在于快速存儲、查詢和利用文獻數據,而在于將各種不同的數據置于同一時空維度下,清晰地表達歷史要素在時間和空間序列變動中的相互關系與互動作用。數字歷史在匯聚資料、分析數據和成果展示方面,對歷史研究工作已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超文本的書寫方式,對傳統(tǒng)純文本歷史研究的沖擊頗大。
【作者單位】: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關鍵詞】: 數字歷史 超文本 虛擬空間
【分類號】:K06
【正文快照】: 自20世紀80年代起,當計量史學在我國學界遭到普遍質疑時,西方史學界悄然興起了“數字歷史”(Digital History)的新潮,并很快滲透到了歷史研究的諸多方面?傮w上看,數字歷史的發(fā)展經歷了三個階段,至今仍保有強勁延續(xù)之勢。本文簡要梳理“數字歷史”的起源與發(fā)展過程,結合具體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偉業(yè);;超文本的美學意蘊[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2 黃鳴奮;超文本探秘[J];文藝理論研究;2000年06期
3 張智君,沈f ,朱偉,江程銘;先前知識、超文本層次深度和類型對低結構化信息搜索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3年04期
4 胡壯麟;超文本及其語篇特征[J];山東外語教學;2004年05期
5 胡壯麟;口述·讀寫·超文本——談語言與感知方式關系的演變[J];外語電化教學;2004年06期
6 董劍橋;認知“連貫性”與超文本設計[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7 鄒漢龍;;藝術反轉與超文本容量——析讀凌鼎年《誤墨》[J];寫作;2006年07期
8 陳玉;;口譯中的超文本成分探析[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9 馬會峰;;新聞編譯中的超文本成分[J];海外英語;2013年19期
10 梅園;;超文本與理想文本關系辨析[J];青年文學家;2009年1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劉順利;;基于超文本的美學范式重構[A];東方叢刊(1999年第3輯 總第二十九輯)[C];1999年
2 邱凱端;;超文本教學理念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牛潔;;超文本閱讀條件下小學生信息獲取特征的實驗研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文/王翌;終結“超文本暴力”[N];計算機世界;2004年
2 李慶西;超文本:編纂方式也是一種讀法[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
3 周春英;網絡文學的藝術特征[N];文藝報;2006年
4 歐陽友權;網絡文學研究的理論突圍[N];文藝報;2012年
5 ;飛豬網事[N];電腦報;2004年
6 歐陽友權;學院派眼中的網絡文學[N];中華讀書報;2004年
7 嚴慈;虛擬空間改變文學的生存狀況[N];社會科學報;2001年
8 小滔;Flash動畫桌面巧制作[N];江蘇經濟報;2002年
9 周展宏;管理創(chuàng)新[N];經濟觀察報;2003年
10 張經武;傳媒與文學的未來[N];中國文化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孫振;網絡環(huán)境下超文本和印刷文本閱讀效果的對比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150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111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