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浙江大學史地系系史述論(1936-1949)
本文關鍵詞:國立浙江大學史地系系史述論(1936-1949)
更多相關文章: 浙江大學史地系 辦學條件 學生培養(yǎng) 科研活動 成功經驗
【摘要】:浙江大學歷史學系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國立浙江大學史地系時期是其發(fā)展史上最為光輝的一頁,也是系史、校史乃至于我國高等教育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1936年張其昀創(chuàng)辦史地系,1949年杭州解放后歷史組停辦,地理組獨立為地理系隸屬于理學院,史地研究所改稱地理研究所。在這13年里,史地系不僅吸引了一批享有盛譽的名師大家,而且培養(yǎng)出一批優(yōu)秀的學生,產生了一批傳世之作,成為名重一時的學術重鎮(zhèn)。本文追溯史地系的組織淵源和學術淵源,梳理史地系的辦系條件,主要包括辦學經費、師資水平、圖書設備等方面,論述史地系學生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概況。重點在于揭示史地系辦學成功經驗,從史地系學風、竺可楨校長的支持以及史地系發(fā)展策略三方面進行具體論述。最后,闡發(fā)對系史發(fā)展問題的一些思考,包括史地合一與史地分系,實用主義與文科發(fā)展,學人、學術與政治辯證關系等內容。
【關鍵詞】:浙江大學史地系 辦學條件 學生培養(yǎng) 科研活動 成功經驗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49.29;K0-4;K90-4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緒論9-18
- 第一節(jié) 選題緣起與意義9-11
- 第二節(jié) 學術史回顧11-17
- 第三節(jié) 研究思路與重點、難點17-18
- 第二章 史地系歷史淵源與沿革變遷18-24
- 第一節(jié) 史地系淵源18-21
- 一、組織淵源18-19
- 二、學術淵源19-21
- 第二節(jié) 史地系沿革及各單位關系21-24
- 一、史地系沿革21-23
- 二、史地系各單位關系23-24
- 第三章 史地系概況24-47
- 第一節(jié) 史地系辦學條件24-30
- 一、師資力量24-25
- 二、辦學經費25-28
- 三、圖書儀器設備28-30
- 第二節(jié) 史地系學生培養(yǎng)30-38
- 一、本科生培養(yǎng)30-34
- 二、研究生培養(yǎng)34-38
- 第三節(jié) 史地系學術活動38-47
- 一、西遷前史地系學術活動(1936.9-1937.11)38-40
- 二、西遷時期史地系學術活動(1937.11-1946.9)40-44
- 三、復員杭州后史地系學術活動(1946.9-1949.6)44-47
- 第四章 史地系辦學成功經驗探析47-70
- 第一節(jié) 史地系師生良好的學風和學術氛圍47-56
- 一、史地系師生刻苦認真的治學態(tài)度47-50
- 二、"讀書不忘救國"的愛國主義精神50-53
- 三、浙江大學實事求是、民主自由的學術氛圍53-56
- 第二節(jié) 竺可楨校長的大力支持56-62
- 一、竺可楨對張其昀的極力支持56-58
- 二、竺可楨對史地系的全面支持58-62
- 第三節(jié) 史地系切合實際的發(fā)展策略62-70
- 一、史地合一的辦系特色62-65
- 二、史地系與時代、社會的契合65-70
- 第五章 對史地系辦學的思考70-78
- 第一節(jié) 史地合一與史地分系70-72
- 第二節(jié) 實用主義與文科發(fā)展72-74
- 第三節(jié) 學人、學術與政治74-78
- 第六章 結語78-80
- 參考文獻80-84
- 附錄84-126
- 一、浙江大學史地系大事記84-90
- 二、浙江大學史地系(1936-1949)歷年教職工一覽表90-98
- 三、浙江大學史地系歷屆學生名錄98-102
- 四、浙江大學史地系師生在校期間部分論著年表102-117
- 五、史地系部分演講一覽表117-123
- 六、史地學會歷屆負責人名錄123-126
- 作者簡歷12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超明;;把世界一流大學“搬”到中國來——“世界一流大學史叢書”策劃編輯札記[J];博覽群書;2013年12期
2 陳平原;大學史的寫作及其他[J];讀書;2000年02期
3 章開沅;教會大學史研究的文化視野[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4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黃偉;黃濤;;福建協(xié)和大學的奠基者莊才偉[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彭靖;教會大學史上的一座豐碑[N];中華讀書報;2013年
2 蔣寶麟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大學史”的寫法[N];文匯報;2014年
3 辛明(商報記者);國際教育史學界巨著《歐洲大學史》[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4 記者 馮威;四卷巨著《歐洲大學史》花落河北大學社[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5 謝和平;穿越世紀名校的歷史走廊[N];光明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利鵬;日本法政大學速成科的辦學特色和對清末法政改革的影響[D];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
2 李凡;國立浙江大學史地系系史述論(1936-1949)[D];浙江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0821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108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