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里根時期向拉美輸出所謂“民主”的國際背景
本文關鍵詞:論里根時期向拉美輸出所謂“民主”的國際背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里根總統(tǒng)時期美國大力向拉美輸出所謂"民主",從國際背景分析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順應世界和拉美興起的民主浪潮,力圖在拉美形勢變化下仍保持重要的影響,維護美國的根本利益;二是把輸出"民主"作為反共產主義的手段,里根政府認為反共就是民主的,用促進"民主"來實現國家利益;三是80年代中期美蘇爭霸的降溫,使得美國可以更有精力在拉美進行爭奪。
【作者單位】: 通化師范學院;
【關鍵詞】: 拉美 美國 輸出“民主”
【分類號】:K712;D871.2
【正文快照】: 拉美地區(qū)在地緣上與美國毗鄰,因而一直被美國決策者視為天然的勢力范圍,拉美更成為其爭奪世界霸權的“后院”。里根政府繼承了美國輸出所謂“民主”的傳統(tǒng),并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拉美地區(qū)就當然成為這一政策的重要實施對象。里根總統(tǒng)時期向拉美輸出“民主”有著復雜的國際國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方章東;民主:政治文明的實質[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滕海區(qū);姚大學;;2009年中東大選述評[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2期
3 于春苓;;影響俄羅斯外交的傳統(tǒng)因素[J];北方論叢;2006年05期
4 嚴海蓉;劉宏珍;何堅;;嵌入式系統(tǒng)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教學模式初探[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5 趙明玉;饒從滿;;現代化進程中的國家建構與公民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6 王世榮;20世紀世界不同類型民主消長的內在因素透析[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7 周樹志;;論社會主義憲政建設[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8 陳新昌;知識經濟:政治民主化進程的新動力[J];長白學刊;2002年02期
9 邢廣程;;對蘇共執(zhí)政能力問題的思考[J];長白學刊;2008年02期
10 陳振川;;中西政治現代化模式比較[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楊玉鳳;;《古田會議決議》的踐行機制對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啟示[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9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10年
2 李洋;;民主實驗和新聞改革——美國公共新聞事業(yè)思想評析[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郝宇青;時曉健;;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政治信任的狀況考察[A];“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的世界社會主義”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汪亭友;;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觀述評[A];“蘇東劇變20年與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1年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徐小鳳;;對伊斯蘭政黨現象的一點思考[A];世界政黨發(fā)展與當代中國政黨制度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張樹華;;顏色革命、民主化誤區(qū)與中國特色政治發(fā)展道路研究[A];當代政黨制度與中國特色政治發(fā)展道路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鄭曙村;;發(fā)展中國家(地區(qū))的“民主化困境”及我國科學的民主發(fā)展觀[A];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2012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8 朱國斌;;“訓政”——近代中國走向民主憲政的范式與路徑[A];百年共和與中國憲政發(fā)展——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曉亮;阿富汗戰(zhàn)爭:蘇聯高層決策研究(1979-1989年)[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龍海;亞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民主形態(tài)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4 段鵬飛;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tài)建設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田猛;列寧反對官僚主義的思想與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高勇澤;中國協商民主理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易文;越南革新時期新聞傳媒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8 焦應達;蘇聯法學教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9 陶林;轉型時期俄羅斯利益集團政治參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朱碧波;蘇聯族際政治整合模式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曉丹;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的關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鄭寶明;韓國民主轉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劉萍;新時期非公有制企業(yè)黨建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4 任萍;論我國的網絡政治參與[D];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2011年
5 徐珊珊;試論改革開放以來黨內民主建設[D];西北大學;2011年
6 李紅菊;后威權時代菲律賓政治走勢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熊煒;《申報》史量才時期對上海公民社會架構的貢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8 張麗娟;政治妥協及其對政治民主化的意義[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9 趙妍;公民社會視野下我國民主政治建設路徑探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10 高千;村民直接選舉的政治文化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論里根時期向拉美輸出所謂“民主”的國際背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43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484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