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鐸中期樞密院建制兩方案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7-06-18 19:09
本文關鍵詞:都鐸中期樞密院建制兩方案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樞密院是英國都鐸王朝中央政府的核心機構。都鐸中期是樞密院制度建設的關鍵時期。其間,兩位政府官員帕格特和彼得針對樞密院內(nèi)部制度建設問題,先后提出了兩套建制方案。這兩套方案是迄今可考的都鐸時期僅有的專門針對樞密院的制度規(guī)章建制方案,它們既是樞密院制度的理想化藍本,也是政府機構現(xiàn)代化的文本起點。兩方案集中規(guī)劃會議召集、信件接收、議程制定、事務分配及會議記錄五項制度。其中的具體建議有些被采納,有些則反映了當時既有的行政方式。兩方案是都鐸樞密院制度發(fā)展面貌的集中體現(xiàn),并承載著當時涉及政府運作問題的政治觀念。是研究樞密院的必需原始資料,也是樞密院制度建設的關鍵歷史事件。兩方案所反映及造就的樞密院制度被歐洲大陸國家所效法,并對日后內(nèi)閣制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直接影響。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關鍵詞】: 英國都鐸時期 樞密院 國務秘書 樞密院法令 集體責任制
【基金】:天津師范大學博士基金項目“現(xiàn)代早期英國政府轉(zhuǎn)型研究”(項目編號:52WW1432)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英國現(xiàn)代知識創(chuàng)新體制研究”(項目編號:15CSS024)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561.33
【正文快照】: 樞密院(Privy Council)起源于中世紀早期的賢人會議(Witenagemot)。賢人會議是封建貴族制下具有貴族寡頭特征的中世紀政府機構,它依據(jù)封建關系而建立,兼具代議、咨詢、行政、立法等多方面的職能。經(jīng)過16世紀30年代的政府改革,它成為不具代議性質(zhì)的、兼具咨詢和行政職能的、常
本文關鍵詞:都鐸中期樞密院建制兩方案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04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460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