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組織對我國農民福利水平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6 01:12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論斷,明確提出了“堅持新發(fā)展理念”的基本方略,并作出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這一重大決策部署。我國是一個傳統(tǒng)的農業(yè)大國,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這一戰(zhàn)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符合我國歷史文化傳承以及當前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宗族組織作為中國特有的社會組織,自古至今都是我國鄉(xiāng)土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歷史的各個階段對鄉(xiāng)村社會治理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不同時期,農村宗族組織的發(fā)展經歷了明顯的興衰變化。宗族組織由于其自身獨特的血緣與地緣關系特征,學術界通常將其看作是整個農村社會及其主體所擁有的最主要的社會資本,這種社會資本主要通過宗族組織的倫理機制、網絡機制和信任機制作用于整個農村社會經濟發(fā)展,因此,宗族組織對廣大農民福利水平的影響也十分顯著。因此要解決好“三農”問題,實現(xiàn)農民福利的持續(xù)增長、農民獲得感顯著提升,就離不開宗族組織的適當參與。因此,本文基于國內外相關研究,綜合運用管理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相關理論和研究方法,選取農民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這兩個方面,就宗族組織對農民福利造成的影響進行理...
【文章來源】:重慶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現(xiàn)實意義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創(chuàng)新點與研究局限
1.4.1 創(chuàng)新點
1.4.2 研究局限
2 概念界定、理論基礎及文獻綜述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宗族組織
2.1.2 福利
2.1.3 社會資本
2.2 相關理論基礎和溯源
2.2.1 社會資本理論
2.2.2 可行能力理論
2.2.3 鄉(xiāng)村治理理論
2.3 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
2.3.1 關于宗族組織的研究
2.3.2 關于農民福利影響因素的研究
2.3.3 關于社會資本與農民福利的研究
2.3.4 關于宗族組織與農民福利的研究
2.3.5 國內外相關研究述評
3 宗族組織影響我國農民福利水平的機理分析
3.1 宗族組織的社會資本特性
3.2 宗族組織對農民福利的影響
3.2.1 宗族網絡對農民福利的影響
3.2.2 宗族倫理道德對農民福利的影響
3.2.3 宗族信任與規(guī)范對農民福利的影響
3.3 宗族組織在鄉(xiāng)村治理中的作用邏輯
4 宗族組織影響我國農民福利水平的實證研究
4.1 數(shù)據(jù)來源及關鍵變量選擇
4.1.1 數(shù)據(jù)來源
4.1.2 宗族組織的測量
4.1.3 農民收入水平的測量
4.1.4 農民受教育水平的測量
4.2 計量模型構建
4.3 統(tǒng)計性描述
4.4 宗族組織影響農民福利水平的實證分析
4.4.1 宗族組織對農民收入的作用
4.4.2 宗族組織對農民受教育水平的作用
4.4.3 穩(wěn)健性檢驗
4.5 宗族組織影響農民福利水平的其他相關因素
4.5.1 其他積極因素
4.5.2 可能的消極因素
5 結論及建議
5.1 主要結論
5.2 相關政策建議
5.2.1 優(yōu)化政府對農村文化教育的投入和引導
5.2.2 提高基層鄉(xiāng)村政府的服務能力
5.2.3 加大對宗族組織的財稅政策支持
5.2.4 推動宗族組織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轉型
5.2.5 加強對宗族組織的規(guī)范和監(jiān)管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A.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B.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與的科研項目
本文編號:3438864
【文章來源】:重慶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現(xiàn)實意義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創(chuàng)新點與研究局限
1.4.1 創(chuàng)新點
1.4.2 研究局限
2 概念界定、理論基礎及文獻綜述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宗族組織
2.1.2 福利
2.1.3 社會資本
2.2 相關理論基礎和溯源
2.2.1 社會資本理論
2.2.2 可行能力理論
2.2.3 鄉(xiāng)村治理理論
2.3 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
2.3.1 關于宗族組織的研究
2.3.2 關于農民福利影響因素的研究
2.3.3 關于社會資本與農民福利的研究
2.3.4 關于宗族組織與農民福利的研究
2.3.5 國內外相關研究述評
3 宗族組織影響我國農民福利水平的機理分析
3.1 宗族組織的社會資本特性
3.2 宗族組織對農民福利的影響
3.2.1 宗族網絡對農民福利的影響
3.2.2 宗族倫理道德對農民福利的影響
3.2.3 宗族信任與規(guī)范對農民福利的影響
3.3 宗族組織在鄉(xiāng)村治理中的作用邏輯
4 宗族組織影響我國農民福利水平的實證研究
4.1 數(shù)據(jù)來源及關鍵變量選擇
4.1.1 數(shù)據(jù)來源
4.1.2 宗族組織的測量
4.1.3 農民收入水平的測量
4.1.4 農民受教育水平的測量
4.2 計量模型構建
4.3 統(tǒng)計性描述
4.4 宗族組織影響農民福利水平的實證分析
4.4.1 宗族組織對農民收入的作用
4.4.2 宗族組織對農民受教育水平的作用
4.4.3 穩(wěn)健性檢驗
4.5 宗族組織影響農民福利水平的其他相關因素
4.5.1 其他積極因素
4.5.2 可能的消極因素
5 結論及建議
5.1 主要結論
5.2 相關政策建議
5.2.1 優(yōu)化政府對農村文化教育的投入和引導
5.2.2 提高基層鄉(xiāng)村政府的服務能力
5.2.3 加大對宗族組織的財稅政策支持
5.2.4 推動宗族組織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轉型
5.2.5 加強對宗族組織的規(guī)范和監(jiān)管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A.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B.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與的科研項目
本文編號:34388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43886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