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際流動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31 21:17
近年來,關于“官二代”、“富二代”、“貧二代”的話題層出不窮,社會資源呈現(xiàn)階級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代際流動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代際流動表示子代社會地位相對于父代的變動情況,其大小反映了子代發(fā)展對父代的依賴程度。而主觀幸福感作為衡量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與子代自身的發(fā)展和家庭背景密切相關,可見代際流動與主觀幸福感之間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lián)系。圍繞這一問題,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開始對二者之間的關系展開研究,但研究尚處于萌芽階段;诖吮尘,本文深入研究代際流動對幸福感的影響,試圖為國內幸福感的影響研究提供一個新的方向,加深對代際流動造成影響效應的理解,深層次討論提高居民幸福感的策略。本文首先對代際流動和主觀幸福感進行文獻綜述,提出代際流動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理論,并對我國代際流動和主觀幸福感的現(xiàn)狀以及2005-2015年十年間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其次,將代際流動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劃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利用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15年數(shù)據(jù)庫,選用收入流動、教育流動以及職業(yè)流動三方面指標衡量代際流動。分別構建代際流動對主觀幸福感的直接影響模型和間接影響模型,利用Order Logit回歸...
【文章來源】:安徽財經大學安徽省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主觀幸福感總體分布情況
主觀幸福感趨勢分布圖
第三章代際流動與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及趨勢分析18表3-4群體的劃分標準類別劃分性別分為男和女年齡18-35為青年組36-60為中年組60以上為老年組民族分為漢族,回族,壯族和其他收入小于等于10000為低收入大于10000小于等于30000為中等收入大于30000為高收入政治身份分為黨員,非黨員婚姻狀況分為已婚,未婚和喪偶離異圖3-3各群體2005-2015變化趨勢圖由主觀幸福感的時間變化趨勢可見,無論是這十年的總體分布情況還是各群體的變化趨勢,都表明我國主觀幸福感呈現(xiàn)上升趨勢的。在現(xiàn)狀分析中可以看到無論是幸福感的分布情況還是幸福感分值,都有超過一半的居民感到幸福。在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機會不均等、社會公平與幸福感[J]. 倪超軍. 世界農業(yè). 2020(02)
[2]教育能促進社會階層代際流動嗎?——基于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的經驗證據(jù)[J]. 陳愛麗,鄭逸芳,許佳賢. 教育與經濟. 2019(06)
[3]我國代際流動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張小鹿,王曉云,吳婷,Anila Mushtaq. 未來與發(fā)展. 2019(11)
[4]教育在代際流動機制中的作用分析——基于中國家庭跟蹤調查數(shù)據(jù)(CFPS)的分析[J]. 唐可月.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6)
[5]教育程度與居民幸福感:直接效應與中介效應[J]. 胡宏兵,高娜娜. 教育研究. 2019(11)
[6]寒門何以出貴子?——教育在阻隔貧困代際傳遞中的作用[J]. 林相森,李湉湉.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 2019(05)
[7]居民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時代演變[J]. 崔巍. 經濟問題. 2019(10)
[8]普通高校教師職業(yè)認同感和工作收入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J]. 胡潘,陳貴琳,劉瑩,亓洪勝.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19(20)
[9]收入不平等會剝奪農民幸福感嗎——基于社會資本調節(jié)效應的分析[J]. 楊晶,孫飛,申云.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19(07)
[10]社會流動與居民收入分配公平滿意度[J]. 孫敬水,蔡培培.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3)
碩士論文
[1]教師職業(yè)認同、職業(yè)倦怠與職業(yè)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 王海濤.海南師范大學 2019
[2]社會資本與代際職業(yè)流動的實證研究[D]. 梁霄羽.廣西大學 2018
[3]我國教育代際流動的城鄉(xiāng)差異[D]. 辛凱璇.西南財經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314202
【文章來源】:安徽財經大學安徽省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主觀幸福感總體分布情況
主觀幸福感趨勢分布圖
第三章代際流動與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及趨勢分析18表3-4群體的劃分標準類別劃分性別分為男和女年齡18-35為青年組36-60為中年組60以上為老年組民族分為漢族,回族,壯族和其他收入小于等于10000為低收入大于10000小于等于30000為中等收入大于30000為高收入政治身份分為黨員,非黨員婚姻狀況分為已婚,未婚和喪偶離異圖3-3各群體2005-2015變化趨勢圖由主觀幸福感的時間變化趨勢可見,無論是這十年的總體分布情況還是各群體的變化趨勢,都表明我國主觀幸福感呈現(xiàn)上升趨勢的。在現(xiàn)狀分析中可以看到無論是幸福感的分布情況還是幸福感分值,都有超過一半的居民感到幸福。在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機會不均等、社會公平與幸福感[J]. 倪超軍. 世界農業(yè). 2020(02)
[2]教育能促進社會階層代際流動嗎?——基于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的經驗證據(jù)[J]. 陳愛麗,鄭逸芳,許佳賢. 教育與經濟. 2019(06)
[3]我國代際流動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張小鹿,王曉云,吳婷,Anila Mushtaq. 未來與發(fā)展. 2019(11)
[4]教育在代際流動機制中的作用分析——基于中國家庭跟蹤調查數(shù)據(jù)(CFPS)的分析[J]. 唐可月.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6)
[5]教育程度與居民幸福感:直接效應與中介效應[J]. 胡宏兵,高娜娜. 教育研究. 2019(11)
[6]寒門何以出貴子?——教育在阻隔貧困代際傳遞中的作用[J]. 林相森,李湉湉.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 2019(05)
[7]居民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時代演變[J]. 崔巍. 經濟問題. 2019(10)
[8]普通高校教師職業(yè)認同感和工作收入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J]. 胡潘,陳貴琳,劉瑩,亓洪勝.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19(20)
[9]收入不平等會剝奪農民幸福感嗎——基于社會資本調節(jié)效應的分析[J]. 楊晶,孫飛,申云.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19(07)
[10]社會流動與居民收入分配公平滿意度[J]. 孫敬水,蔡培培.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3)
碩士論文
[1]教師職業(yè)認同、職業(yè)倦怠與職業(yè)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 王海濤.海南師范大學 2019
[2]社會資本與代際職業(yè)流動的實證研究[D]. 梁霄羽.廣西大學 2018
[3]我國教育代際流動的城鄉(xiāng)差異[D]. 辛凱璇.西南財經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3142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31420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