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體育資本的維度與作用機制——基于青少年體育參與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01 18:21
家庭對于青少年體育參與的影響主要通過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發(fā)生作用。本研究旨在厘清家庭體育經濟資本與家庭體育文化資本對于青少年體育參與的影響以及兩者各自的作用機制。本研究以布迪厄的文化資本與再生產理論為視角,通過問卷調查所得數(shù)據(jù)構建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家庭體育經濟資本和家庭體育文化資本對青少年體育參與的影響。本文將家庭體育資本劃分為家庭社會經濟情況、家庭體育投入和家庭體育文化資本三個維度,而家庭體育文化資本包括家庭體育品味、家庭體育氛圍和家庭體育經歷三個維度。研究發(fā)現(xiàn),家庭社會經濟情況與青少年體育參與不具備顯著相關,家庭體育經歷、家庭體育品味、家庭體育氛圍以及家庭體育投入與青少年體育參與顯著相關。其中,家庭體育氛圍與家庭體育投入對青少年體育參與影響程度較大。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研究.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家庭體育資本驗證性因子分析
基于布迪厄文化資本理論以及已有文獻對家庭與青少年體育參與關系的研究,本文將家庭體育資本劃分為家庭社會經濟情況、家庭體育投入和家庭體育文化資本三個維度,其中,家庭體育文化資本又包括家庭體育經歷、家庭體育品味和家庭體育氛圍三個維度,如圖2所示。為探究家庭體育資本各維度對青少年體育參與情況的影響程度,本文假設家庭體育資本對青少年體育參與具有顯著影響,具體而言,家庭體育品味因子、家庭體育經歷因子、家庭體育氛圍因子、家庭社會經濟情況因子和家庭體育投入因子與青少年體育參與呈正相關。
在初步進行結構方程模型擬合過程中,發(fā)現(xiàn)“家庭社會經濟→家庭體育資本”這一路徑P值為0.141,大于0.001,即這一路徑不具備顯著性,考慮到相關性分析中,家庭社會經濟與其他維度均為弱相關或不相關,家庭社會經濟與青少年體育參與不具備相關性,故在模型擬合過程中接受修正建議,將“家庭社會經濟→家庭體育資本”這一路徑刪除,進行模型修正。根據(jù)結構方程模型擬合評價標準,本研究修正模型的主要模型擬合指標均達到統(tǒng)計標準,模型擬合效果良好,模型各變量的路徑系數(shù)均具備顯著性。最終的家庭體育資本與青少年體育參與關系結構方程模型輸出見圖4。圖4:家庭體育資本與青少年體育參與關系結構方程模型修正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健康中國”背景下城市青少年家庭體育文化資本的發(fā)展困境及應對[J]. 周曰智,邵斌,王芹,蔡玉軍. 中國青年研究. 2017(12)
[2]上海市中學生體育與家庭關聯(lián)性的研究[J]. 胡俊杰,陳玉忠. 體育文化導刊. 2016(08)
[3]家庭體育支持與青少年體質的關系研究[J]. 丹豫晉,劉映海.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5(34)
[4]少年體育參與影響因素的相關性研究[J]. 陳金鰲,蔡浩剛,陸阿明,尹明坤,許玉香.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5(02)
[5]家庭影響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理論模型構建[J]. 張鳳玲,張興泉,王亞乒.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14(03)
[6]“資本”的一種非經濟學解讀——布迪厄“文化資本”概念[J]. 朱偉玨. 社會科學. 2005(06)
[7]家庭、性別和競技體育參與的相互關系——20世紀90年代我國運動員的社會經濟背景分析[J]. 董進霞.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5(01)
[8]家庭影響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研究進展[J]. 李彬彬,符明秋.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4(01)
[9]家庭對中學生參與體育的影響[J]. 呂樹庭,劉一隆,宋會軍,王源.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1995(03)
[10]家庭對日本高中生參與體育的影響[J]. 劉德佩. 福建體育科技. 1994(02)
本文編號:3113778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研究.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家庭體育資本驗證性因子分析
基于布迪厄文化資本理論以及已有文獻對家庭與青少年體育參與關系的研究,本文將家庭體育資本劃分為家庭社會經濟情況、家庭體育投入和家庭體育文化資本三個維度,其中,家庭體育文化資本又包括家庭體育經歷、家庭體育品味和家庭體育氛圍三個維度,如圖2所示。為探究家庭體育資本各維度對青少年體育參與情況的影響程度,本文假設家庭體育資本對青少年體育參與具有顯著影響,具體而言,家庭體育品味因子、家庭體育經歷因子、家庭體育氛圍因子、家庭社會經濟情況因子和家庭體育投入因子與青少年體育參與呈正相關。
在初步進行結構方程模型擬合過程中,發(fā)現(xiàn)“家庭社會經濟→家庭體育資本”這一路徑P值為0.141,大于0.001,即這一路徑不具備顯著性,考慮到相關性分析中,家庭社會經濟與其他維度均為弱相關或不相關,家庭社會經濟與青少年體育參與不具備相關性,故在模型擬合過程中接受修正建議,將“家庭社會經濟→家庭體育資本”這一路徑刪除,進行模型修正。根據(jù)結構方程模型擬合評價標準,本研究修正模型的主要模型擬合指標均達到統(tǒng)計標準,模型擬合效果良好,模型各變量的路徑系數(shù)均具備顯著性。最終的家庭體育資本與青少年體育參與關系結構方程模型輸出見圖4。圖4:家庭體育資本與青少年體育參與關系結構方程模型修正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健康中國”背景下城市青少年家庭體育文化資本的發(fā)展困境及應對[J]. 周曰智,邵斌,王芹,蔡玉軍. 中國青年研究. 2017(12)
[2]上海市中學生體育與家庭關聯(lián)性的研究[J]. 胡俊杰,陳玉忠. 體育文化導刊. 2016(08)
[3]家庭體育支持與青少年體質的關系研究[J]. 丹豫晉,劉映海.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5(34)
[4]少年體育參與影響因素的相關性研究[J]. 陳金鰲,蔡浩剛,陸阿明,尹明坤,許玉香.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5(02)
[5]家庭影響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理論模型構建[J]. 張鳳玲,張興泉,王亞乒.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14(03)
[6]“資本”的一種非經濟學解讀——布迪厄“文化資本”概念[J]. 朱偉玨. 社會科學. 2005(06)
[7]家庭、性別和競技體育參與的相互關系——20世紀90年代我國運動員的社會經濟背景分析[J]. 董進霞.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5(01)
[8]家庭影響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研究進展[J]. 李彬彬,符明秋.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4(01)
[9]家庭對中學生參與體育的影響[J]. 呂樹庭,劉一隆,宋會軍,王源.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1995(03)
[10]家庭對日本高中生參與體育的影響[J]. 劉德佩. 福建體育科技. 1994(02)
本文編號:31137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11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