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研究領域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評析
[Abstract]:The editor's note: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trend of historical nihilism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Chines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is trend of thought has brought about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of China since modern times through "rethinking historical figures" and "rewriting historical event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struggle history and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history have carried on the total negation and the nihilization operation. This trend of thought is particularly noisy in the field of Mao Zedong research. It attacks and negates Mao Zedong himself and his theory and practice.
【分類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褚亦農;毛澤東抗災防疫思想研究[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2 李君如;再學毛澤東[J];黨史文匯;2004年06期
3 ;大型史詩性紀念畫冊《毛澤東畫傳》出版[J];人民政壇;2004年01期
4 屠春友;車海濱;;毛澤東與20世紀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學術研討會綜述[J];理論視野;2006年06期
5 ;著名“毛澤東研究”專家:魏菲德教授[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6 杰克·格雷;曉沐;;透視毛澤東[J];現(xiàn)代哲學;2007年04期
7 ;著名毛澤東研究專家 齊慕實簡介[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8 李勇明;;毛澤東與楹聯(lián)[J];檔案時空;2009年07期
9 霞飛;;毛澤東與新中國第一部憲法[J];黨史文苑;2012年23期
10 張明;;關于當前深化毛澤東研究的方法論反思[J];現(xiàn)代哲學;201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蕭延中;;毛澤東研究在臺灣:一個初步的描述[A];毛澤東與20世紀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下)[C];2006年
2 廖小平;;毛澤東軍事心理思想及其運用[A];毛澤東研究總第2輯2007年第1輯[C];2007年
3 李捷;;學習毛澤東 超越毛澤東[A];毛澤東研究總第3輯2008年第1輯[C];2008年
4 黃華松;;近年來毛澤東外交思想研究綜述[A];毛澤東研究總第3輯2008年第1輯[C];2008年
5 丁青;;汲取人文精華 鑄就崇高境界——博覽群書對毛澤東一生的影響[A];紀念毛澤東——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程玲;;試論毛澤東著眼特點和發(fā)展研究戰(zhàn)爭的思想[A];毛澤東戰(zhàn)略思想研究[C];1996年
7 曹艷肖;;2010年毛澤東研究主要書目[A];毛澤東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8 本刊編輯部;;近五年毛澤東研究主要英文著作目錄輯覽英文(英文)[A];毛澤東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9 唐正芒;;關于客觀評價“大躍進”時期的毛澤東思考點滴[A];毛澤東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10 劉華清;;一部“活的馬列主義經濟學”——讀毛澤東《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A];毛澤東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郭素娥;分享智慧的遺產:《毛澤東讀書集成》即將問世[N];中國文化報;2007年
2 南京大學哲學系 王芳;借鏡國外毛澤東研究[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3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 李捷;毛澤東對中華民族至少有五大貢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4 虹箋;走近毛澤東的豪邁人生[N];光明日報;2003年
5 李君如;結合新的實踐學習毛澤東[N];光明日報;2003年
6 ;毛澤東不是神[N];西藏日報;2003年
7 程麻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日本毛澤東研究的寬與深(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程麻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日本毛澤東研究的寬與深(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陳相安;毛澤東“留下的”特殊收藏品[N];中國檔案報;2004年
10 葉張瑜;深入研究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 繼承毛澤東寶貴遺產[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述;毛澤東社會主義觀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199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瑩;論毛澤東建軍思想及其當代價值[D];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
2 龔夢澤;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
3 馬永梅;論文獻資料與毛澤東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07年
4 苗全民;毛澤東早期倫理思想的歷史演進[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紀穎穎;竹內實的毛澤東研究之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6 于微;論泰維斯的毛澤東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7 李新玲;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群眾觀的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4年
8 權偉新;知識傳播與閱讀選擇:毛澤東對西學的認知和理解,1910-1937[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9 鄒靜;毛澤東對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繼承創(chuàng)新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10 商丹丹;毛澤東國家安全思想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1841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18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