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社會學論文 >

學術突圍:重構當代中國學術話語

發(fā)布時間:2018-06-16 16:18

  本文選題:學術規(guī)范 + 學術制度; 參考:《江海學刊》2010年02期


【摘要】:學術的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原本是從依附于意識形態(tài)的狀態(tài)中獲得自主的路徑,結果反而導致了學術的異化。據(jù)說從西方引進的量化指標管理模式,在中國國情里卻具有了學術教條主義、學術形式主義、學術官僚主義"三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當代中國學術思想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不僅在于學術規(guī)范的確立,而且在于學術制度的改革。民間思想、個體學術是揚棄學術異化的必由之路。所謂學術突圍,就是突破學術規(guī)范與學術制度的"圍城",實現(xiàn)體制學術與民間思想、個體學術間的良性互動。
[Abstract]:The standard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learning originally obtained the way of independence from the state of attachment to ideology, which resulted in academic alienation. It is said that the quantitative index management model introduced from the West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c dogmatism, academic formalism and academic bureaucracy.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cademic thought lies not only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cademic norms, but also in the reform of academic system. Folk thought, individual academic is the only way to sublate academic alienation. The so-called academic breakthrough is to break through the "besieged city" of academic norms and academic system, to realiz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academic system and folk thought, and between individual academics.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
【分類號】:C09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勞俊華;段利強;;研究生學術規(guī)范素養(yǎng)的調(diào)查與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雍青;尋求一種言說的方式[D];武漢大學;2006年

2 王剛;科學認知規(guī)范的理論及其基本問題[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郭薇;學術腐敗問題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劉青;科學界失范行為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3 周志高;當前我國教育研究規(guī)范性的理論探討[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特別提示征稿[J];學術界;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前言[A];當代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6年

2 ;前言[A];和諧社會 價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6年

3 ;前言[A];中國的前沿 文化復興與秩序重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4 ;前言[A];和諧世界 和平發(fā)展與文明多樣性——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6年

5 ;前言[A];新中國對外關系60年 理論與實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9年

6 ;前言[A];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9年

7 ;前言[A];社會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9年

8 ;前言[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9 ;前言[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7年

10 ;前言[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許智宏;“學術規(guī)范”亟須規(guī)范[N];人民日報;2007年

2 復旦大學 葛劍雄;建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規(guī)范是當前一項緊迫任務[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3 鄒詩鵬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國際化”的質(zhì)疑與反思[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任全娥;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評價標準: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與價值性[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5 葉雋;“學術注釋”與“游戲規(guī)則”[N];中華讀書報;2008年

6 趙凌云;學術方法與學術價值的重構[N];湖北日報;2005年

7 主持人 顧海良(武漢大學黨委書記);多一些實實在在的精品和上品(一)[N];社會科學報;2005年

8 高軍;文學所召開“第三次博士后學術論壇暨工作會議”[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9 《學術界》社長兼總編 袁玉立;當代學術史存在非政治傾向[N];社會科學報;2008年

10 ;立足創(chuàng)新 提高質(zhì)量 繼往開來[N];光明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胡文生;學術·體制·人[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20273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0273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aa3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