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人身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競合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3 21:41
工業(yè)革命以來,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一直伴隨著大量的工傷1事故的產(chǎn)生。其產(chǎn)生的嚴重后果也使得工傷事故救濟問題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問題。一例工傷事故,既符合工傷保險的賠付條件,又符合一般侵權損害賠償要件的事例層出不窮。因而,對兩者之間競合關系與對策的研究也成為法學理論與實務界研究的重要課題。一直以來,我國法學理論界、實務界對兩者競合時的法律適用問題看法不相一致,同時我國的相關立法規(guī)定也不甚明朗,這就導致司法實踐中的裁判標準和法律依據(jù)不能夠有效統(tǒng)一,這不僅有損司法公平,還難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極易造成司法實踐中的混亂與不公。本文立足于我國的國情,試圖深入剖析二者的關系,在充分發(fā)揮工傷保險制度和民事侵權法制各自功能的前提下,建議處理兩種關系時,采用雙重利益模式,力求最大程度上平衡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利益。本文共分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以開門見山的方式對案例進行簡要分析,立體化展現(xiàn)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人身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競合所存在問題,指出其糾結焦點。第二部分: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人身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競合分析。本部分首先是比較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人身侵權損害賠償?shù)穆?lián)系與區(qū)別,其次是對二者競合成因分別...
【文章來源】:貴州大學貴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3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人身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競合
(一)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人身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比較
1.工傷保險賠償與人身侵權損害賠償?shù)穆?lián)系
2.工傷保險賠償與人身侵權損害賠償?shù)膮^(qū)別
(二)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人身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競合成因分析
1.工傷保險制度的發(fā)展是二者產(chǎn)生競合的歷史原因
2.工傷事故所具有的雙重性是二者產(chǎn)生競合的直接原因
3.功能上的優(yōu)劣差異是二者產(chǎn)生競合的內(nèi)在原因
4.賠償項目上的重疊是二者產(chǎn)生競合的外在原因
二、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人身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競合制度沖突與表現(xiàn)
(一)制度沖突的表現(xiàn)
1.法律規(guī)范沖突
2.行政法規(guī)與部門規(guī)章規(guī)范沖突
3.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范沖突
(二)司法實踐困境分析
三、域外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人身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競合的制度模式
(一)雙重利益模式
(二)補充賠償模式
(三)取代模式
(四)選擇模式
四、合理構建我國工傷賠償競合制度的建議
(一)工傷賠償競合應該采用“雙重利益模式”
(二)采取“雙重利益模式”的理由
1.雙重利益模式的法理依據(jù)
2.雙重利益模式的法律依據(jù)
3.雙重利益模式的適用價值
(三)構建“雙重利益模式”的立法建議
1. 統(tǒng)一現(xiàn)有立法,修改相關法律法規(guī)
2.完善相關司法解釋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工傷保險補償與民事侵權損害賠償競合問題研究[J]. 李志明. 社會保障研究. 2009(02)
[2]工傷保險與侵權法競合的理論與立法構想[J]. 王顯勇. 社會科學. 2009(05)
[3]工傷保險賠償請求權與普通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關系[J]. 張新寶. 中國法學. 2007(02)
[4]工傷案件賠償請求權競合問題研究[J]. 張照東. 河北法學. 2007(03)
[5]如何處理工傷賠償與民事賠償?shù)年P系[J]. 許天萍. 中國科技信息. 2006(02)
[6]談工傷損害賠償與一般民事侵權賠償請求權競合問題[J]. 于群,金英杰. 中國勞動. 2005(08)
[7]論工傷保險賠償與侵權賠償之關系——寫在《工傷保險條例》施行之時[J]. 金福海,王林清. 政法論壇. 2004(04)
[8]論工傷賠償和民事?lián)p害賠償?shù)母偤蟍J]. 姜俊祿.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4(02)
[9]工傷保險與民事賠償適用關系研究[J]. 呂琳. 法商研究. 2003(03)
碩士論文
[1]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侵權損害賠償競合之研究[D]. 嚴勇.復旦大學 2011
[2]工傷補償與民事?lián)p害賠償競合問題研究[D]. 周文博.吉林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28392
【文章來源】:貴州大學貴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3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人身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競合
(一)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人身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比較
1.工傷保險賠償與人身侵權損害賠償?shù)穆?lián)系
2.工傷保險賠償與人身侵權損害賠償?shù)膮^(qū)別
(二)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人身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競合成因分析
1.工傷保險制度的發(fā)展是二者產(chǎn)生競合的歷史原因
2.工傷事故所具有的雙重性是二者產(chǎn)生競合的直接原因
3.功能上的優(yōu)劣差異是二者產(chǎn)生競合的內(nèi)在原因
4.賠償項目上的重疊是二者產(chǎn)生競合的外在原因
二、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人身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競合制度沖突與表現(xiàn)
(一)制度沖突的表現(xiàn)
1.法律規(guī)范沖突
2.行政法規(guī)與部門規(guī)章規(guī)范沖突
3.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范沖突
(二)司法實踐困境分析
三、域外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人身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競合的制度模式
(一)雙重利益模式
(二)補充賠償模式
(三)取代模式
(四)選擇模式
四、合理構建我國工傷賠償競合制度的建議
(一)工傷賠償競合應該采用“雙重利益模式”
(二)采取“雙重利益模式”的理由
1.雙重利益模式的法理依據(jù)
2.雙重利益模式的法律依據(jù)
3.雙重利益模式的適用價值
(三)構建“雙重利益模式”的立法建議
1. 統(tǒng)一現(xiàn)有立法,修改相關法律法規(guī)
2.完善相關司法解釋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工傷保險補償與民事侵權損害賠償競合問題研究[J]. 李志明. 社會保障研究. 2009(02)
[2]工傷保險與侵權法競合的理論與立法構想[J]. 王顯勇. 社會科學. 2009(05)
[3]工傷保險賠償請求權與普通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關系[J]. 張新寶. 中國法學. 2007(02)
[4]工傷案件賠償請求權競合問題研究[J]. 張照東. 河北法學. 2007(03)
[5]如何處理工傷賠償與民事賠償?shù)年P系[J]. 許天萍. 中國科技信息. 2006(02)
[6]談工傷損害賠償與一般民事侵權賠償請求權競合問題[J]. 于群,金英杰. 中國勞動. 2005(08)
[7]論工傷保險賠償與侵權賠償之關系——寫在《工傷保險條例》施行之時[J]. 金福海,王林清. 政法論壇. 2004(04)
[8]論工傷賠償和民事?lián)p害賠償?shù)母偤蟍J]. 姜俊祿.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4(02)
[9]工傷保險與民事賠償適用關系研究[J]. 呂琳. 法商研究. 2003(03)
碩士論文
[1]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侵權損害賠償競合之研究[D]. 嚴勇.復旦大學 2011
[2]工傷補償與民事?lián)p害賠償競合問題研究[D]. 周文博.吉林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283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2283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