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益主體農用地流轉訴求的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不同利益主體農用地流轉訴求的對比研究
【摘要】:推進農用地流轉有助于土地規(guī);、產業(yè)化、集約化利用,是解決當前家庭承包土地制度帶來的農地產權分散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目前我國農村土地尚存在著承包產權制度不完善、土地流轉市場、流轉保障措施不健全等問題,導致流轉各方主體利益難以協調,土地流轉處于低級自發(fā)階段。本文通對不同利益主體(農戶、政府、經濟組織)的流轉訴求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農戶最關心的是流轉的土地收益、經濟補償和自身的社會保障度,流轉的方式傾向于保留承包權出租使用權;經濟組織認為農地流轉有利于農業(yè)規(guī)模化經營,增加收入,但需要面臨較大的風險;政府部門認為農地流轉可以提高農地利用率,但政府在推進農地流轉政策過程中會遇到農戶對政策不了解和對自身利益擔憂的實施阻力。最后從三個利益主體在農地流轉過程中的制衡關系出發(fā),從完善農地產權政策、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土地市場培育等方面提出了推進農地流轉的建議。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guī)劃學院;
【關鍵詞】: 農用地 流轉 利益主體 意愿與響應
【分類號】:F321.1
【正文快照】: 當前農地流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在流轉現狀方面,對農地流轉現狀與問題、流轉市場、交易效率等問題的研究發(fā)現,在農地流轉制約因素方面,農地產權制度不夠完善、農地流轉市場發(fā)育遲緩、相關法律制度不夠健全、農村社會保障水平低等均是目前制約農地流轉的主要因素。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淑琴,于云成;當前我國農用地估價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研究[J];地質技術經濟管理;2003年03期
2 尚勇,梁成華,安其國;農用地價格到底是什么——與傅青山、孔維東先生商榷[J];中國土地;2005年10期
3 左義河;城鎮(zhèn)化進程中的農用地保護研究[J];山西農經;2005年03期
4 惠靜夷;王秋兵;;區(qū)域間農用地價格的協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14期
5 王千;;農用地集約利用與農民人均收入相關性實證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河北農業(yè)科學;2009年05期
6 王國強;張蕾娜;宋艷華;;農用地產能核算的基礎與方法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10年01期
7 李強;趙燁;嚴金明;;城市化驅動機制下的農用地健康評價[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0年09期
8 史先達;余艷;杜強;;貴州省丹寨縣農用地流轉制約因素的實證研究[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9期
9 朱道林;瞿理銅;鄖宛琪;;2012年土地科學研究重點進展評述及2013年展望——農用地保護分報告[J];中國土地科學;2013年02期
10 朱仁友;建立健全農用地估價制度[J];國土經濟;200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德起;;農用地利用評價與提升問題研究——以山東省為例[A];2007年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燕群;徐建華;;基于生態(tài)氣候適宜度的農用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A];福建省土地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燕群;徐建華;蒙吉軍;;基于生態(tài)氣候適宜度的農用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陳星怡;楊子生;;我國農用地若干節(jié)地模式的探討[A];中國山區(qū)土地資源開發(fā)利用與人地協調發(fā)展研究[C];2010年
5 王濤;皮明建;高鵬;;農用地價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學通報2009年卷(下冊)[C];2009年
6 李蔓;;福建省農用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A];福建省土地學會2012年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韓素卿;;河北省農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問題分析[A];2008年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邱龍霞;;國內外農用地評價的現狀、問題與展望[A];“科學合理用地,推進海西建設”——福建省土地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陳星怡;楊子生;;我國農用地若干節(jié)地模式的探討[A];中國山區(qū)土地資源開發(fā)利用與人地協調發(fā)展研究[C];2010年
10 許妍;吳克寧;湯懷志;;重點開發(fā)區(qū)內的農用地評價與保護研究[A];2008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特派記者 魏如松;童石軍委員建議:每五年開展一次全國農用地普查[N];海南日報;2011年
2 浙江省興化市昌榮國土資源所 周春山;加強設施農用地批后監(jiān)管[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3年
3 記者 孫吉晶 通訊員 王江 向琰;我市過半農用地處于清潔狀態(tài)[N];寧波日報;2013年
4 記者 周楚軍;我國建立農用地等級估價體系[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5年
5 王海坤;中國農用地等級估價體系建立[N];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我市初步構建農用地等別體系[N];重慶日報;2007年
7 河南省西峽縣天平地產評估咨詢有限公司 王強;國有農用地取得方式影響評估價格[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呂輝;53縣市區(qū)農用地開始定級估價[N];云南日報;2009年
9 記者 高文;我國建立農用地等級估價體系[N];農民日報;2005年
10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 中國土地勘測規(guī)劃院 國土資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全國農用地(耕地)分等十年礪劍結碩果[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穆向麗;農用地使用權征用的補償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蔣貴國;四川省農用地類型區(qū)劃分及綜合生產能力評價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2年
3 聶艷;耕地質量評價的模型方法與信息系統集成及應用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褚夫平;規(guī)劃前期縣域農用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2 李慧敏;農用地價格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6年
3 孫景璐;河北省農用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08年
4 劉明香;農用地流轉價格理論與應用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3年
5 張津;土地綜合整治背景下的農用地流轉問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6 白喬麗;基于GIS和DEA方法的農用地利用效率評價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7 莫春;被征農用地增值收益測算及分配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5年
8 黃曉陽;黃土臺塬區(qū)農用地整治分區(qū)與模式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9 朱夏蒙;融合地理國情普查與物聯網技術的農用地監(jiān)測系統架構的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4年
10 鄭艷琳;農用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6407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64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