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長下的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關鍵詞:包容性增長下的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社會主義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是我國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具有公平、人權價值的包容性增長型社會的基石,為了完善中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本文僅從法律的角度思考如何完善中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文章的主要觀點如下: 第一章,包容性增長與農村社會保障問題的概述。介紹了包容性增長的含義,主要是為了維護社會經濟發(fā)展機會的均等,經濟發(fā)展成果的共同分享。探索包容性增長的深層次的法學理論依據,分析包容性增長的法學領域的公平、人權等重要價值,認為要完善和發(fā)展農村社會保障權利,關鍵在于法治的不斷加強。因為法治精神也包括公平、人權,法治精神與包容性增長的價值內涵異曲同工,強調要建立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相關的法律制度是保障其很好的實施的必要條件。提出包容性增長、農村社會保障權、農村社會保障法律體系三者緊密相連,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是前兩者發(fā)展實踐的前提和關鍵。因此,要以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為中堅,帶動其他兩者的進步,使得農村社會保障權得以實現(xiàn)。 第二章,包容性增長下的農村社會保障的價值目標,提出包容性增長理念提倡公平、人權等法律價值,為農村社會保障提供更為明確的立法指導。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也應當包含公平和人權等進步法理價值,建設城鄉(xiāng)平等、覆蓋率廣的保障形式,側重保障弱勢群體,,使弱者也能獲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并能夠保障每一位農民生活的尊嚴。 第三章,當前中國農村社會保障的現(xiàn)狀及其法律制度的不足。分析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取得的進步,指出雖然我國的農村社會保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并分析了我國存在這么多不足的原因,本文主要分析了法律制度上的不足,主要是我國相關立法規(guī)定的缺失,具體的法律制度也是空缺,對農村社會保障權遭受侵害時的救濟途徑立法也不完善,這些原因導致農民維權無門。 第四章,對如何完善我國的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而提出對策。對策的提出主要依據我國農村社會保障法律上的不足,指出為了更好的保障農村社會保障權利,在法律制度的完善過程中要體現(xiàn)包容性的公平和人權價值理念。因此,提出將農村社會保障權引入《憲法》,對農村社會保障權予以明確,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權的立法層次及地位;關鍵在于制定專門的《農村社會保障法》,要以《農村社會保障法》為綱領,全面規(guī)劃我國農村社會保障法律體系,完善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并指出保障農村社會保障權利遭到侵害時的維權法律完善,建立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的司法救濟制度。
【關鍵詞】:包容性增長 農村社會保障 法律制度
【學位授予單位】:吉首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2.182.3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0
- 第一章 包容性增長與農村社會保障問題概述10-20
- 第一節(jié) 包容性增長的提出、含義及其法律內涵10-13
- 一、 包容性增長概念的提出10
- 二、 包容性增長的基本含義10-11
- 三、 包容性增長的法律內涵11-13
- 第二節(jié) 農村社會保障問題概述13-16
- 一、 農村社會保障權的含義13
- 二、 農村社會保障權的內容13-15
- 三、 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15-16
- 第三節(jié) 包容性增長、農村社會保障權、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之間的關系16-20
- 一、 農村社會保障權利的實現(xiàn)是包容性增長理念實現(xiàn)的主要載體16-17
- 二、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實現(xiàn)農村社會保障權的基本保障17-18
- 三、 包容性增長下的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價值取向18-20
- 第二章 包容性增長下的農村社會保障的價值目標20-24
- 第一節(jié) 農村社會保障應體現(xiàn)公平原則20-21
- 一、 統(tǒng)籌城鄉(xiāng)社會保障體系20
- 二、 農村社會保障社會的高覆蓋率20-21
- 第二節(jié) 農村社會保障應體現(xiàn)人權原則21-24
- 一、 農村社會保障應當保障尊嚴21-22
- 二、 保護弱勢群體22-24
- 第三章 當前中國農村社會保障的現(xiàn)狀及其法律制度不足24-30
- 第一節(jié) 中國農村社會保障現(xiàn)狀24-27
- 一、 農村社會保障取得的進步24
- 二、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存在的不足24-27
- 第二節(jié) 中國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不足27-30
- 一、 農村社會保障權的立法規(guī)定不完善27-28
- 二、 農村社會保障的具體法律制度供給不足28
- 三、 農村社會保障權的法律救濟途徑不完善28-30
- 第四章 實現(xiàn)包容性增長下中國農村社會保障的法律途徑30-41
- 第一節(jié) 社會保障權引入憲法30-32
- 一、 社會保障權入憲是包容性增長的必然要求30-31
- 二、 農村社會保障權入憲的具體內容31-32
- 第二節(jié) 制定農村社會保障法32-38
- 一、 農村社會保障單獨立法的必要性分析32-33
- 二、 農村社會保障法的立法目標33-34
- 三、 農村社會保障法的法律關系要素分析34-36
- 四、 農村社會保障法的基本內容36-38
- 第三節(jié) 完善我國農村社會保障權的司法救濟制度38-41
- 一、 加強農村社會保障權的司法救濟制度立法38-39
- 二、 建立專門農村社會保障法庭39
- 三、 完善社會保障權司法救濟程序39-41
- 結束語41-42
- 致謝42-43
- 參考文獻43-45
- 作者在學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4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車亮亮;;“需要乃權利之母”——公民社會保障權比較研究[J];經濟法論壇;2009年00期
2 陽敏慧;;征地移民社會保障立法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12期
3 周芳芳;;社會保障權之權項探析[J];法制與社會;2007年08期
4 李樂平;;社會保障權的界定和歷史考察[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5 賈亞麗;;淺議農民的社會保障權[J];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6 張姝;;構建社會保障權法律救濟制度[J];長白學刊;2007年04期
7 汪燕;;中國社會保障權的成因探析[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08年07期
8 潘孝珍;;關于社會保障權研究的文獻綜述[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09年11期
9 王芳;;農民工與社會保障權[J];法制與社會;2009年03期
10 楊威;;論社會保障權的保障——一種作為“客觀法”的思路[J];福建法學;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蕓;;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障權的現(xiàn)狀與思考——以浙江省為例[A];“秩序與進步:浙江社會發(fā)展60年研究”理論研討會暨2009浙江省社會學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王廣輝;;論農民的社會保障權及其實現(xiàn)[A];新農村建設的制度保障[C];2005年
3 陳波;;“以人為本”視角下的“包容性增長”內涵分析[A];全國社科院系統(tǒ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C];2009年
4 常子謙;;信息化與工業(yè)化融合的新思路——基于包容性增長的概念[A];云南省機械工程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羅志明;嚴宗光;楊q
本文編號:5263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52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