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視閾下法理學的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04:20
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農業(yè)人口占總人口的絕大多數,然而大多數農民在這一整體的社會中都處于弱勢的地位。所以,我們應該清晰地認識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社會保障起著兼顧效益和公平并促進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刻不容緩。在"三農"問題日益受重視的大背景下,本文以法理學的角度從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基礎理論出發(fā),闡明了農村保障制度的基本內容以及存在于制度本身的法理依據,然后對目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效率低、覆蓋率低、保障水平低的現狀進行分析,最后結合我國的國情和農村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希望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與改革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文章來源】:法制博覽. 2020,(32)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概念
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蘊含的法理依據
(一)公平正義原則
(二)保障秩序原則
三、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中的問題分析和相應完善建議
(一)立法層次低,法律體系不健全
(二)保障水平低,農民需要難滿足
(三)制度不合理,管理體制較混亂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農村養(yǎng)老保障的制度變遷及其法理反思[J]. 周卉. 江西社會科學. 2015(02)
[2]當今中國農村社會保障的法理思考[J]. 吳小平. 法制博覽(中旬刊). 2013(04)
博士論文
[1]中國農村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發(fā)展與反思[D]. 周卉.吉林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197075
【文章來源】:法制博覽. 2020,(32)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概念
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蘊含的法理依據
(一)公平正義原則
(二)保障秩序原則
三、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中的問題分析和相應完善建議
(一)立法層次低,法律體系不健全
(二)保障水平低,農民需要難滿足
(三)制度不合理,管理體制較混亂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農村養(yǎng)老保障的制度變遷及其法理反思[J]. 周卉. 江西社會科學. 2015(02)
[2]當今中國農村社會保障的法理思考[J]. 吳小平. 法制博覽(中旬刊). 2013(04)
博士論文
[1]中國農村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發(fā)展與反思[D]. 周卉.吉林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1970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1970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