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的農作物秸稈利用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四川省金堂縣調查數(shù)據(jù)
發(fā)布時間:2023-06-08 18:20
本文主要選取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作為研究地區(qū),四川省金堂縣作為成都市遠郊丘區(qū)的農業(yè)大縣和四川省糧食生產大縣,同時也是成都秸稈面積最大的區(qū)域,每年生產大量秸稈。雖然當前金堂縣大力推廣農作物秸稈的多種綜合利用模式,但農作物秸稈產量大、分布廣、收集成本高等特點,導致金堂縣秸稈焚燒或廢棄的行為仍然無法杜絕,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而農作物秸稈是既優(yōu)質又豐富的可再生資源,應當進行合理的綜合利用,這對于促進農戶增收、環(huán)境保護、資源節(jié)約以及農業(yè)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義都是重大的。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影響農戶選擇秸稈利用方式的各項因素,以農戶為視角,從農戶、政府、市場、社會等各層面提出有利于加強農戶進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意識水平、促進農作物秸稈的有效利用、減輕政府禁燒工作的壓力、發(fā)展金堂縣秸稈產業(yè)化和市場化等建議,從而提高農戶收入水平、改善農戶生活環(huán)境、解決秸稈過剩問題,實現(xiàn)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建議。本文主要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200位種糧農戶進行實地調研,采用SPSS數(shù)理統(tǒng)計軟件對問卷數(shù)據(jù)進行梳理,分析出當?shù)剞r戶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行為現(xiàn)狀。通過分析得出,金堂縣大多數(shù)農戶傾向于選擇自用的方式對秸...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緒論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國外文獻綜述
1.2.2 國內文獻綜述
1.2.3 文獻評述
1.3 研究內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及技術路線圖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創(chuàng)新及不足之處
1.5.1 可能的創(chuàng)新
1.5.2 不足之處
2.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2.1 概念界定
2.1.1 農作物秸稈
2.1.2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2.1.3 農戶的農作物秸稈利用行為
2.2 理論基礎
2.2.1 循環(huán)農業(yè)理論
2.2.2 外部性理論
2.2.3 農戶行為理論
3.金堂縣農戶的農作物秸稈利用現(xiàn)狀分析
3.1 金堂縣秸稈利用概況
3.1.1 金堂縣概況
3.1.2 金堂縣農作物秸稈利用方式概況
3.2 金堂縣農戶的秸稈利用方式
3.2.1 金堂縣農戶農作物秸稈現(xiàn)有綜合利用運用普遍
3.2.2 其他綜合利用模式推廣難
3.2.3 農作物秸稈焚燒或廢棄現(xiàn)象仍存在
4.金堂縣農戶的秸稈利用行為描述性分析
4.1 調查問卷設計
4.2 調查開展及數(shù)據(jù)情況
4.3 信度與效度分析
4.3.1 信度分析
4.3.2 效度分析
4.4 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的總體情況
4.5 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的描述性分析
4.5.1 農戶的農作物秸稈焚燒或廢棄行為
4.5.2 農戶的農作物秸稈自用行為
4.5.3 農戶的農作物秸稈出售行為
5.金堂縣農戶的農作物秸稈利用行為影響因素
5.1 影響因素各群組間的差異比較分析
5.1.1 個人特征的影響
5.1.2 自然條件的影響
5.1.3 個人認知的影響
5.1.4 市場條件的影響
5.1.5 政府行為的影響
5.1.6 社會因素的影響
5.2 農戶農作物秸稈利用行為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5.2.1 模型和變量選取
5.2.2 模型擬合情況
5.2.3 回歸結果
5.2.4 農戶農作物秸稈自用行為選擇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6.結論及對策建議
6.1 研究結論
6.2 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832255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緒論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國外文獻綜述
1.2.2 國內文獻綜述
1.2.3 文獻評述
1.3 研究內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及技術路線圖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創(chuàng)新及不足之處
1.5.1 可能的創(chuàng)新
1.5.2 不足之處
2.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2.1 概念界定
2.1.1 農作物秸稈
2.1.2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2.1.3 農戶的農作物秸稈利用行為
2.2 理論基礎
2.2.1 循環(huán)農業(yè)理論
2.2.2 外部性理論
2.2.3 農戶行為理論
3.金堂縣農戶的農作物秸稈利用現(xiàn)狀分析
3.1 金堂縣秸稈利用概況
3.1.1 金堂縣概況
3.1.2 金堂縣農作物秸稈利用方式概況
3.2 金堂縣農戶的秸稈利用方式
3.2.1 金堂縣農戶農作物秸稈現(xiàn)有綜合利用運用普遍
3.2.2 其他綜合利用模式推廣難
3.2.3 農作物秸稈焚燒或廢棄現(xiàn)象仍存在
4.金堂縣農戶的秸稈利用行為描述性分析
4.1 調查問卷設計
4.2 調查開展及數(shù)據(jù)情況
4.3 信度與效度分析
4.3.1 信度分析
4.3.2 效度分析
4.4 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的總體情況
4.5 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的描述性分析
4.5.1 農戶的農作物秸稈焚燒或廢棄行為
4.5.2 農戶的農作物秸稈自用行為
4.5.3 農戶的農作物秸稈出售行為
5.金堂縣農戶的農作物秸稈利用行為影響因素
5.1 影響因素各群組間的差異比較分析
5.1.1 個人特征的影響
5.1.2 自然條件的影響
5.1.3 個人認知的影響
5.1.4 市場條件的影響
5.1.5 政府行為的影響
5.1.6 社會因素的影響
5.2 農戶農作物秸稈利用行為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5.2.1 模型和變量選取
5.2.2 模型擬合情況
5.2.3 回歸結果
5.2.4 農戶農作物秸稈自用行為選擇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6.結論及對策建議
6.1 研究結論
6.2 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8322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annong/383225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