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經濟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0-09 19:30
農村勞動力流動往往是世界上大部分發(fā)達國家走向工業(yè)化進程的過程。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發(fā)展,農村勞動力流動不僅彌補了輸入地的勞動力缺口,成為產業(yè)勞動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外出務工緩解了輸出地的就業(yè)壓力,通過“匯款”方式流向輸出地,農民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力提高,加快了農村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山東省是人口大省,其經濟發(fā)展水平也較高,但是省內沿海地區(qū)與內陸地區(qū)存在經濟發(fā)展差距。而經濟發(fā)達的沿海地區(qū)與經濟欠發(fā)達的內陸地區(qū)對勞動力流入的吸引程度是不同的,無論凈輸入地還是凈輸出地農村勞動力的流動都促進了經濟增長,但是其影響程度及效果是不一樣的。那么農村勞動力到底對凈輸入地與凈輸出地的經濟造成怎么樣的影響?以及如何促進農村勞動力流動以提高山東省農村勞動力流動對經濟發(fā)展的貢獻?解決這些問題,有利于發(fā)揮農村勞動力流動對山東省經濟發(fā)展的有效作用,而且研究山東省農村勞動力流動經濟影響,可以為全國和其他地區(qū)提供經驗借鑒。因此,本文首先分析農村勞動力流動經濟效應作用機制,因農村勞動力流動對凈輸入地與凈輸出地具有不同的經濟影響,所以分別從收入效應、技術進步效應、產業(yè)結構效應和人力資本效應角度分析凈輸出地與凈輸入地。其次,分析...
【文章頁數】: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國內外文獻綜述
1.3 研究方法和內容
1.4 研究創(chuàng)新和不足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理論機制分析
2.1 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相關理論
2.1.1 二元結構模型
2.1.2 推-拉理論
2.2 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經濟效應的機制分析
2.2.1 收入效應
2.2.2 技術進步效應
2.2.3 產業(yè)結構效應
2.2.4 人力資本效應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山東省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基本狀況
3.1 山東省農村勞動力流動的趨勢
3.1.1 農村勞動力流動情況
3.1.2 人戶分離情況
3.2 農村勞動力流動對凈輸出地的影響
3.2.1 促進農民增收
3.2.2 改變人口結構
3.2.3 緩解就業(yè)壓力
3.2.4 提升人力資本
3.3 農村勞動力對凈輸入地的影響
3.3.1 改變消費行為
3.3.2 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
3.3.3 提升人力資本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農村勞動力流動對經濟影響實證分析
4.1 變量描述及數據來源
4.2 實證結果及分析
4.2.1 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及說明
4.2.2 模型估計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及政策建議
5.1 結論
5.2 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政策啟示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農村勞動力流動對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影響——基于山東省17地市的面板數據分析[J]. 張志新,楊琬琨,何雙良. 華東經濟管理. 2018(05)
[2]勞動力流動、家庭收入與農村人力資本投入——基于CFPS微觀數據的實證研究[J]. 張安馳,樊士德. 現代經濟探討. 2018(03)
[3]教育、勞動力流動與農村貧困——基于不完全信息動態(tài)博弈模型的微觀實證研究[J]. 柳建平,劉衛(wèi)兵. 農村經濟. 2018(01)
[4]農村勞動力流動與城市收入差距——基于集聚經濟視角[J]. 周光霞,林樂芬.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1)
[5]農村勞動力流動對農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響——基于勞動異質性的視角[J]. 甄小鵬,凌晨. 經濟學(季刊). 2017(03)
[6]勞動力流動、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與城鄉(xiāng)收入差距[J]. 梅新想,劉渝琳.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4)
[7]勞動力流動對京津冀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差距的影響[J]. 劉會政,王立娜. 人口與經濟. 2016(02)
[8]勞動力流動對西部地區(qū)經濟增長效應的影響——以重慶市為例[J]. 易瑩瑩,凌迎兵. 經濟問題探索. 2015(08)
[9]勞動力流動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差距的影響研究——以新疆為例[J]. 王淑娟,王笳旭,李豫新. 人口與經濟. 2015(01)
[10]中國勞動力流動與區(qū)域經濟增長的空間聯動研究[J]. 李曉陽,黃毅祥. 中國人口科學. 2014(01)
博士論文
[1]河南省農村人口流動及其對流出地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 王克亞.河南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勞動力流動、工業(yè)化進程對區(qū)域經濟增長的影響[D]. 劉曉嵐.湖南大學 2011
[2]流動人口就業(yè)與收入社會保護現狀及其影響機制分析[D]. 郭欣欣.福建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689225
【文章頁數】: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國內外文獻綜述
1.3 研究方法和內容
1.4 研究創(chuàng)新和不足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理論機制分析
2.1 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相關理論
2.1.1 二元結構模型
2.1.2 推-拉理論
2.2 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經濟效應的機制分析
2.2.1 收入效應
2.2.2 技術進步效應
2.2.3 產業(yè)結構效應
2.2.4 人力資本效應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山東省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基本狀況
3.1 山東省農村勞動力流動的趨勢
3.1.1 農村勞動力流動情況
3.1.2 人戶分離情況
3.2 農村勞動力流動對凈輸出地的影響
3.2.1 促進農民增收
3.2.2 改變人口結構
3.2.3 緩解就業(yè)壓力
3.2.4 提升人力資本
3.3 農村勞動力對凈輸入地的影響
3.3.1 改變消費行為
3.3.2 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
3.3.3 提升人力資本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農村勞動力流動對經濟影響實證分析
4.1 變量描述及數據來源
4.2 實證結果及分析
4.2.1 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及說明
4.2.2 模型估計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及政策建議
5.1 結論
5.2 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政策啟示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農村勞動力流動對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影響——基于山東省17地市的面板數據分析[J]. 張志新,楊琬琨,何雙良. 華東經濟管理. 2018(05)
[2]勞動力流動、家庭收入與農村人力資本投入——基于CFPS微觀數據的實證研究[J]. 張安馳,樊士德. 現代經濟探討. 2018(03)
[3]教育、勞動力流動與農村貧困——基于不完全信息動態(tài)博弈模型的微觀實證研究[J]. 柳建平,劉衛(wèi)兵. 農村經濟. 2018(01)
[4]農村勞動力流動與城市收入差距——基于集聚經濟視角[J]. 周光霞,林樂芬.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1)
[5]農村勞動力流動對農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響——基于勞動異質性的視角[J]. 甄小鵬,凌晨. 經濟學(季刊). 2017(03)
[6]勞動力流動、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與城鄉(xiāng)收入差距[J]. 梅新想,劉渝琳.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4)
[7]勞動力流動對京津冀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差距的影響[J]. 劉會政,王立娜. 人口與經濟. 2016(02)
[8]勞動力流動對西部地區(qū)經濟增長效應的影響——以重慶市為例[J]. 易瑩瑩,凌迎兵. 經濟問題探索. 2015(08)
[9]勞動力流動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差距的影響研究——以新疆為例[J]. 王淑娟,王笳旭,李豫新. 人口與經濟. 2015(01)
[10]中國勞動力流動與區(qū)域經濟增長的空間聯動研究[J]. 李曉陽,黃毅祥. 中國人口科學. 2014(01)
博士論文
[1]河南省農村人口流動及其對流出地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 王克亞.河南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勞動力流動、工業(yè)化進程對區(qū)域經濟增長的影響[D]. 劉曉嵐.湖南大學 2011
[2]流動人口就業(yè)與收入社會保護現狀及其影響機制分析[D]. 郭欣欣.福建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6892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annong/368922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