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及其與校園人際關系、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4 04:11
近年來,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顯,已影響到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學校歸屬感是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撐。高中階段是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認知、情感、行為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缺乏學校歸屬感,將會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以及后期步入新環(huán)境適應的能力。生態(tài)學系統(tǒng)理論認為個體學校歸屬感的形成是由外部環(huán)境及內部機制共同作用產生。因此本研究擬對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的學校歸屬感現狀進行研究,著重從外部的人際環(huán)境和內部重要的心理因素---自我效能感入手,研究學校歸屬感的內部機制,并針對研究中發(fā)現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的學校歸屬感,為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教育管理和農村寄宿制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參考。本研究選取廣東省茂名市五所農村寄宿制學校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為720份,有效樣本率為93.75%。采用中學生學校歸屬感量表、師生關系量表、同伴關系量表及自我效能感量表對被試對象進行測試,用SPSS25.0、PROCES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1)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的學校歸屬感總體良好,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的學校歸屬感及各緯度在性別上差...
【文章來源】: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獻綜述
2.1 學校歸屬感的研究
2.1.1 學校歸屬感的內涵
2.1.2 學校歸屬感的效能
2.1.3 學校歸屬感的測量
2.1.4 學校歸屬感的影響因素
2.2 校園人際關系的研究
2.2.1 校園人際關系的內涵
2.2.2 校園人際關系的效能
2.2.3 校園人際關系的相關研究
2.3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2.3.1 自我效能感的內涵
2.3.2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2.3.3 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
2.4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校園人際關系與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
2.4.1 校園人際關系與學校歸屬感的關系研究
2.4.2 校園人際關系與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
2.4.3 自我效能感與學校歸屬感的關系研究
3 問題提出
4 研究設計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意義
4.2.1 理論意義
4.2.2 實踐意義
4.3 研究假設
4.4 研究方法
4.4.1 文獻法
4.4.2 問卷調查法
4.5 研究對象
4.6 研究工具
4.6.1 學校歸屬感量表
4.6.2 師生關系問卷量表
4.6.3 兒童青少年同伴關系量表
4.6.4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4.7 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
4.8 共同方法偏差的檢驗
5 研究結果
5.1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校園人際關系及自我效能感的總體情況
5.1.1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一般情況
5.1.2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一般情況
5.1.3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一般情況
5.2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情況
5.2.1 不同性別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的差異
5.2.2 不同年級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的差異
5.2.3 擔任與非擔任班干部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的學校歸屬感的差異
5.2.4 父母離異與非離異的農村寄宿制高中生學校歸屬感的差異
5.2.5 不同生源地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的學校歸屬感的差異
5.3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情況
5.3.1 不同性別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的差異
5.3.2 不同年級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的差異
5.3.3 擔任與非擔任班干部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的差異
5.3.4 父母離異與非離異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的差異
5.3.5 不同生源地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的差異
5.4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情況
5.4.1 不同性別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自我效能感的差異
5.4.2 不同年級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差異
5.4.3 擔任與非擔任班干部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差異
5.4.4 父母離異與非離異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差異
5.4.5 不同生源地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差異
5.5 農村寄宿制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自我效能感與學校歸屬感的關系研究
5.5.1 校園人際關系與學校歸屬感的相關分析
5.5.2 校園人際關系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分析
5.5.3 自我效能感與學校歸屬感的相關分析
5.6 農村寄宿制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自我效能感與學校歸屬感的回歸分析
5.6.1 校園人際關系對學校歸屬感的預測作用
5.6.2 校園人際關系對自我效能感的預測作用
5.6.3 自我效能感對學校歸屬感的預測作用
5.7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對學校歸屬感的影響: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應
5.7.1 自我效能感在師生關系和學校歸屬感之間的中介效應
5.7.2 自我效能感在同伴關系和學校歸屬感之間的中介效應
6 討論
6.1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校園人際關系、自我效能感的總體情況分析
6.1.1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總體情況分析
6.1.2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總體情況分析
6.1.3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總體情況分析
6.2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校園人際關系、自我效能感的差異分析討論
6.2.1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的差異分析討論
6.2.2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的差異分析討論
6.2.3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差異分析討論
6.3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自我效能感、學校歸屬感的相關分析討論
6.3.1 農村寄宿制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與學校歸屬感的相關分析討論
6.3.2 農村寄宿制髙中生校園人際關系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分析討論
6.3.3 農村寄宿制高中生自我效能感與學校歸屬感的相關分析討論
6.4 農村寄宿制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自我效能感對學校歸屬感影響的回歸分析討論
6.5 農村寄宿制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在校園人際關系與學校歸屬感間的中介效應檢驗討論
7 結論及建議
7.1 研究結論
7.2 教育建議
8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320976
【文章來源】: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獻綜述
2.1 學校歸屬感的研究
2.1.1 學校歸屬感的內涵
2.1.2 學校歸屬感的效能
2.1.3 學校歸屬感的測量
2.1.4 學校歸屬感的影響因素
2.2 校園人際關系的研究
2.2.1 校園人際關系的內涵
2.2.2 校園人際關系的效能
2.2.3 校園人際關系的相關研究
2.3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2.3.1 自我效能感的內涵
2.3.2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2.3.3 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
2.4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校園人際關系與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
2.4.1 校園人際關系與學校歸屬感的關系研究
2.4.2 校園人際關系與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
2.4.3 自我效能感與學校歸屬感的關系研究
3 問題提出
4 研究設計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意義
4.2.1 理論意義
4.2.2 實踐意義
4.3 研究假設
4.4 研究方法
4.4.1 文獻法
4.4.2 問卷調查法
4.5 研究對象
4.6 研究工具
4.6.1 學校歸屬感量表
4.6.2 師生關系問卷量表
4.6.3 兒童青少年同伴關系量表
4.6.4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4.7 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
4.8 共同方法偏差的檢驗
5 研究結果
5.1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校園人際關系及自我效能感的總體情況
5.1.1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一般情況
5.1.2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一般情況
5.1.3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一般情況
5.2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情況
5.2.1 不同性別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的差異
5.2.2 不同年級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的差異
5.2.3 擔任與非擔任班干部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的學校歸屬感的差異
5.2.4 父母離異與非離異的農村寄宿制高中生學校歸屬感的差異
5.2.5 不同生源地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的學校歸屬感的差異
5.3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情況
5.3.1 不同性別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的差異
5.3.2 不同年級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的差異
5.3.3 擔任與非擔任班干部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的差異
5.3.4 父母離異與非離異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的差異
5.3.5 不同生源地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的差異
5.4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情況
5.4.1 不同性別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自我效能感的差異
5.4.2 不同年級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差異
5.4.3 擔任與非擔任班干部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差異
5.4.4 父母離異與非離異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差異
5.4.5 不同生源地的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差異
5.5 農村寄宿制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自我效能感與學校歸屬感的關系研究
5.5.1 校園人際關系與學校歸屬感的相關分析
5.5.2 校園人際關系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分析
5.5.3 自我效能感與學校歸屬感的相關分析
5.6 農村寄宿制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自我效能感與學校歸屬感的回歸分析
5.6.1 校園人際關系對學校歸屬感的預測作用
5.6.2 校園人際關系對自我效能感的預測作用
5.6.3 自我效能感對學校歸屬感的預測作用
5.7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對學校歸屬感的影響: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應
5.7.1 自我效能感在師生關系和學校歸屬感之間的中介效應
5.7.2 自我效能感在同伴關系和學校歸屬感之間的中介效應
6 討論
6.1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校園人際關系、自我效能感的總體情況分析
6.1.1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總體情況分析
6.1.2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總體情況分析
6.1.3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總體情況分析
6.2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校園人際關系、自我效能感的差異分析討論
6.2.1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學校歸屬感的差異分析討論
6.2.2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的差異分析討論
6.2.3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差異分析討論
6.3 農村寄宿制學校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自我效能感、學校歸屬感的相關分析討論
6.3.1 農村寄宿制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與學校歸屬感的相關分析討論
6.3.2 農村寄宿制髙中生校園人際關系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分析討論
6.3.3 農村寄宿制高中生自我效能感與學校歸屬感的相關分析討論
6.4 農村寄宿制高中生校園人際關系、自我效能感對學校歸屬感影響的回歸分析討論
6.5 農村寄宿制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在校園人際關系與學校歸屬感間的中介效應檢驗討論
7 結論及建議
7.1 研究結論
7.2 教育建議
8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3209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annong/332097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