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康奈爾的學習經(jīng)歷詳考
本文關鍵詞: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康奈爾的學習經(jīng)歷詳考
更多相關文章: 林徽因 梁思成 康奈爾 傳記作品 建筑學領域 徐志摩 愛情故事 建筑藝術 開拓性貢獻 高等代數(shù)
【摘要】:正林徽因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有突出的才情,對古代建筑藝術卓有研究,與著名詩人徐志摩有一段純粹而浪漫的愛情故事;梁思成是學術大師梁啟超之子,在中國建筑學領域做出了開拓性貢獻,參與設計了多項重要建筑,他們二人結為夫婦,自然成為人們談論的風云人物。林徽因和梁思成二人曾一起到美國康奈爾大學參加夏季學期的學習,但各種傳記和研究作品對他們的這段學習生活敘述甚少,而且還存在很多事
【關鍵詞】: 林徽因;梁思成;康奈爾;傳記作品;建筑學領域;徐志摩;愛情故事;建筑藝術;開拓性貢獻;高等代數(shù);
【基金】:中美富布賴特研究學者項目:“民初留美體驗與中國文學的新變”~~
【分類號】:K820
【正文快照】: 林徽因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有突出的才情,對古代建筑藝術卓有研究,與著名詩人徐志摩有一段純粹而浪漫的愛情故事;梁思成是學術大師梁啟超之子,在中國建筑學領域做出了開拓性貢獻,參與設計了多項重要建筑,他們二人結為夫婦,自然成為人們談論的風云人物。林徽因和梁思成二人曾一起到美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玲;林徽因詩文中的宗教情結[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2 陳學勇;讀新發(fā)現(xiàn)的兩首林徽因佚詩——紀念詩人誕生一百周年[J];新文學史料;2004年02期
3 班業(yè)新;;新時期以來林徽因研究綜述[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7期
4 陳邑華;;林徽因散文的詩性美[J];閩江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5 王一珂;;蓮燈微光中真實的林徽因[J];出版廣角;2009年01期
6 陳學勇;;唯真、唯情、唯美、唯理——《林徽因作品新編》前[J];博覽群書;2009年07期
7 周琳;;“天真奔放”與“寂寞沉默”——林徽因的兩面性格[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2期
8 吳正毅;;溫婉的氣韻 獨立的靈魂——試論林徽因詩歌中的女性意識[J];宜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9 李向珂;;試論林徽因詩歌中的“孤獨”情感[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10 趙嘉屏;;論林徽因戲劇中的女性意識[J];名作欣賞;2013年18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閔捷;兒女眼中真實的林徽因[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2 鄭瑛 九三學社市委文化委員會副主任 上海兒童博物館館長;林徽因與古建筑[N];聯(lián)合時報;2014年
3 趙國忠;林徽因的兩首佚詩[N];中國婦女報;2001年
4 張紅萍;林徽因:做自己[N];中國婦女報;2003年
5 張小春;想起林徽因[N];發(fā)展導報;2004年
6 陳宇;才女林徽因[N];海峽時報;2002年
7 龔育之;關于林徽因[N];學習時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劉偉;一身詩意千尋瀑 萬古人間四月天[N];中國建設報;2004年
9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師 唐小兵;林徽因與“太太的客廳”[N];東方早報;2011年
10 徐行;林徽因的天津四月天[N];新金融觀察;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素穎;林徽因詩歌藝術“三美”——“色彩感”、“音樂性”、“建筑意”[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馬冉冉;以“一首桃花”為例論音樂劇《再別康橋》中林徽因的音樂形象[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3 譚洋洋;小劇場歌劇《再別康橋》中女主角林徽因的演唱實踐探究[D];西安音樂學院;2016年
4 盧紅敏;林徽因詩歌創(chuàng)作論[D];華僑大學;2004年
5 趙慧靜;林徽因創(chuàng)作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曉芳;林徽因詩歌尋美[D];西南大學;2009年
7 班業(yè)新;論林徽因的文學思想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8 吳麗娜;心靈不息的變幻——論林徽因的文學創(chuàng)作[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黃艷琴;燦爛下的孤寂[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賀明華;林徽因小說現(xiàn)代性闡釋[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7917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wzj/79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