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前后胡適形象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K261;K8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建剛;;溥儀事件中的胡適形象[J];社會科學論壇;2015年12期
2 張少鵬;;“五四”前后胡適的處境與“問題與主義”之爭[J];社會科學論壇;2013年10期
3 宋聲泉;;林紓與《新青年》同人結怨考辨[J];漢語言文學研究;2013年03期
4 鄭師渠;;中共建立“民主的聯(lián)合戰(zhàn)線”與中國思想界的兩場論爭(1922—1924)[J];歷史研究;2013年04期
5 王若穎;;承繼與選擇:胡適與徽文化地緣關系論衡[J];運城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6 高傳峰;;論胡適與梅光迪、任鴻雋等人的文學革命爭論[J];社會科學;2013年08期
7 董立功;;1949年后胡適形象演變[J];炎黃春秋;2013年08期
8 劉克敵;;從摯友到對手——對胡適與梅光迪“文學革命”爭論的再評價[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9 歐陽哲生;;近代國家建設之路——孫中山建國思想的歷史解讀[J];河北學刊;2012年02期
10 李恭忠;;孫中山:英雄形象的百年流變[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曹楊;;許怡蓀:胡適生命中的“貴人”[N];文匯報;201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馬琳;電視劇傳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構與身份認同[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汪文麗;胡適與1925年的青年“批胡反胡”事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2 任大偉;二十世紀初期中國留美學生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4年
3 紀巍;毛文龍形象的歷史建構[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6651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wzj/2665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