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傳記論文 >

論漢宋間翟氏的民族融合

發(fā)布時間:2018-12-14 09:50
【摘要】:漢晉時期,敦煌以及西域地區(qū)存在著漢族與丁零兩類翟氏。作者認為十六國北朝時期,隨著翟氏的發(fā)展以及民族融合,翟氏的血統不再單一,內部也出現明顯分化,這一過程至五代宋初進一步強化。翟氏本身的發(fā)展也反映出多元民族融合的特點,受到粟特、突厥以及回鶻等多種民族文化的影響。
[Abstract]:During the Han and Jin dynasties, there were two types of Zhai in Dunhuang and the Western region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Zhai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ation, Zhai's lineage is no longer single, and there is obvious differentiation in the interior, which was further strengthened in the early Song Dynasty of the five dynasties. Zhai's own development also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ethnic integration, influenced by Sogte, Turkic and Uighur cultures.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分類號】:K820.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鄭炳林,王尚達;吐蕃統治下的敦煌粟特人[J];中國藏學;1996年04期

2 馮培紅;孔令梅;;漢宋間敦煌家族史研究回顧與述評(下)[J];敦煌學輯刊;2010年03期

3 陳菊霞;《大唐伊吾郡司馬上柱國潯陽翟府君修功德碑記》考釋[J];敦煌研究;2003年02期

4 馮培紅;P.3249背《軍籍殘卷》與歸義軍初期的僧兵武裝[J];敦煌研究;1998年02期

5 郭永利;楊惠福;;敦煌翟宗盈墓及其年代[J];考古與文物;2007年04期

6 王睿;;“阿攬”與“浮(口知)”:吐魯番粟特胡名中的佛教因子[J];歷史研究;2011年03期

7 楊銘;;唐代吐蕃與粟特關系考述[J];西藏研究;2008年02期

8 陳菊霞;;西域、敦煌粟特翟氏及相關問題研究[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寧;;回鶻人種考[J];邊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2 蘇航;試析吐蕃統治敦煌時期的基層組織tshar——以Ch.73.xv.frag.12和P.T.2218為中心[J];中國藏學;2003年02期

3 謝繼勝;莫高窟第465窟壁畫繪于西夏考[J];中國藏學;2003年02期

4 沙武田;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供養(yǎng)人畫像考察[J];中國藏學;2003年02期

5 高啟安;;敦煌的“團”組織[J];中國藏學;2012年02期

6 馮培紅;唐五代歸義軍節(jié)院與節(jié)院使略考[J];敦煌學輯刊;2000年01期

7 王艷明;瓜沙州大王印考[J];敦煌學輯刊;2000年02期

8 徐曉麗,鄭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吐谷渾與吐蕃移民婦女研究[J];敦煌學輯刊;2002年02期

9 趙曉星,寇甲;西魏—歸義軍時期敦煌地區(qū)的史姓[J];敦煌學輯刊;2005年02期

10 崔峰;;從寫經題記看北朝敦煌民眾的崇佛心理[J];敦煌學輯刊;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馮培紅;;論晚唐五代的沙州(歸義軍)與涼州(河西)節(jié)度使——以“河西”觀念為中心的考察[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2 馮培紅;;歸義軍鎮(zhèn)制考[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3 馮培紅;;敦煌本《國忌行香文》及相關問題[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4 趙曉星;寇甲;;西魏至歸義軍時期敦煌地區(qū)的史姓[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5 朱悅梅;楊富學;;甘州回鶻與絲綢之路[A];中外關系史論文集第17輯——“草原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楊森;;民間所謂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獻中的“燕脂表玉”[A];“絲綢之路與龜茲中外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陸慶夫;陸離;;試論吐蕃統治郭煌的基層組織[A];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楊森;楊誠;;敦煌文獻所見于闐玉石之東輸[A];唐史論叢(第十三輯)[C];2011年

9 馮培紅;;論晚唐五代的沙州(歸義軍)與涼州(河西)節(jié)度使——以“河西”觀念為中心的考察[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10 王晶;;中古時期一個中層家族的演生史稿——以敦煌的王氏為例[A];歷史學的省思與展望——第三屆清華青年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艷;漢譯佛經之美術理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治;空間表達與寓意[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3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農業(yè)專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4 孔令梅;敦煌大族與佛教[D];蘭州大學;2011年

5 祁曉慶;敦煌歸義軍社會教育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6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楊發(fā)鵬;兩晉南北朝時期河隴佛教地理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文棣;河西走廊民族社區(qū)協調發(fā)展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9 李海波;死亡學視野中的中國佛教死亡觀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10 崔紅芬;西夏時期的河西佛教[D];蘭州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立君;俄藏黑水城發(fā)愿文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許春華;北涼王沮渠蒙遜及其政權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3 郭珉芳;敦煌文獻中漢文《金光明經》題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陰朝霞;唐代河東道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朱利華;吐蕃攻占時期的敦煌文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維莉;唐五代宋初敦煌寺院四時節(jié)俗[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孫寧;歸義軍時期敦煌僧官選擢考論[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徐胭胭;瓔珞[D];北京服裝學院;2012年

9 楊景平;北朝在華粟特人服飾研究[D];東華大學;2012年

10 李文倩;敦煌壁畫中的晚唐女供養(yǎng)人服裝研究[D];東華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廣達;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2期

2 許新國;都蘭吐蕃墓中鍍金銀器屬粟特系統的推定[J];中國藏學;1994年04期

3 許新國;都蘭吐蕃墓出土含綬鳥織錦研究[J];中國藏學;1996年01期

4 鄭炳林,王尚達;吐蕃統治下的敦煌粟特人[J];中國藏學;1996年04期

5 榮新江;歸義軍及其與周邊民族的關系初探[J];敦煌學輯刊;1986年02期

6 楊富學;少數民族對古代敦煌文化的貢獻[J];敦煌學輯刊;2005年02期

7 趙曉星,寇甲;西魏—歸義軍時期敦煌地區(qū)的史姓[J];敦煌學輯刊;2005年02期

8 陳菊霞;;敦煌翟氏與敦煌士族間的通婚[J];敦煌學輯刊;2007年02期

9 董華鋒;;漢唐吐魯番康氏述論[J];敦煌學輯刊;2007年04期

10 陸慶夫;敦煌民族文獻與河西古代民族[J];敦煌學輯刊;199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菊霞;敦煌翟氏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海濤;唐代入華粟特人商業(yè)活動的歷史意義[J];敦煌學輯刊;2002年01期

2 榮新江;;四海為家——粟特首領墓葬所見粟特人的多元文化[J];上海文博論叢;2004年04期

3 徐文堪;;粟特文明與華夏文化[J];上海文博論叢;2005年01期

4 陳海濤,劉惠琴;古代中亞的商業(yè)民族粟特人[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5 霍巍;粟特人與青海道[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6 榮新江;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補考[J];西域研究;2005年02期

7 徐文堪;;粟特研究的最新創(chuàng)獲——讀《粟特人在中國——歷史、考古、語言的新探索》[J];社會科學;2006年08期

8 許序雅;;粟特、粟特人與九姓胡考辨[J];西域研究;2007年02期

9 麥超美;;粟特文古信札的斷代[J];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008年00期

10 崔峰;;粟特文化對北齊佛教藝術的影響[J];甘肅高師學報;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王維坤;;試論西安發(fā)現的北周粟特墓和}賓國墓及其埋葬習俗[A];中國邊疆考古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C];2005年

2 李瑞哲;;絲綢之路上粟特人的商業(yè)活動蠡測[A];中國邊疆考古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C];2005年

3 黃振華;;粟特文[A];中國民族古文字[C];1982年

4 胡耀飛;;五代蜀地粟特系沙陀人考[A];第八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5 陳瑋;;中古胡系民族之流動——對公元5~10世紀寧夏區(qū)域粟特人的歷史考察[A];歷史學的省思與展望——第三屆清華青年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3年

6 王素清;;從粟特古幣看中國古文化[A];《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五輯)[C];2003年

7 周清澍;;《粟特青銅錢總譜》簡介[A];《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三輯)[C];2003年

8 高子華;;唐代前期粟特人的經濟活動[A];中外關系史論叢(第四輯)[C];199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馮國;千年古粟特人墓再現絲路傳奇[N];甘肅日報;2003年

2 黃曉峰 盛韻;榮新江談粟特人研究的通識問題[N];東方早報;2012年

3 甘肅天水市博物館 李寧民 王來全;粟特人的石榻[N];光明日報;2013年

4 楊雪;絲綢之路上的粟特人[N];光明日報;2014年

5 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 甘大明;粟特文古籍解讀重證歷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6 邢福來;圍屏石榻與粟特貴族[N];中國文物報;2000年

7 程林泉 張翔宇;西安北郊再次發(fā)現北周粟特人墓葬[N];中國文物報;2004年

8 記者 曉陽;西安北郊再次發(fā)現北周粟特人墓葬[N];陜西日報;2004年

9 孫機;唐代的胡人[N];中國文物報;2008年

10 文閣 邢福來 李明;北周墓與拜火教[N];陜西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高文文;唐河北藩鎮(zhèn)粟特后裔漢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2 孫武軍;北朝隋唐入華粟特人墓葬圖像的文化與審美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楊景平;北朝在華粟特人服飾研究[D];東華大學;2012年

2 車娟娟;中古時期入華粟特女性的婚姻與社會生活[D];蘭州大學;2013年

3 高明哲;粟特與回鶻關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3年

4 黃云;隋唐粟特樂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楨;北朝至隋唐時期入華胡人石質葬具的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6 王山;中國境內發(fā)現的粟特人墓葬相關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37841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wzj/237841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858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