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樸吾與中國
本文關鍵詞:賴樸吾與中國
【摘要】:筆者通過文獻檔案勾勒還原出賴樸吾的生平,對他的學術成就、在中國的活動包括各個歷史時期在燕京大學的工作、抗戰(zhàn)時期赴解放區(qū)的旅行、與路易·艾黎在"工合"的工作、對成都民主學運的支持,以及推進中英友誼等幾方面進行了細致的梳理。展現(xiàn)了賴樸吾與中國的友誼和他的國際主義精神。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物理系;
【關鍵詞】: 賴樸吾 燕京大學 工合 地球物理
【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科技計劃一般項目(項目編號:KM201610028003) 2015年北京市屬高等學校青年拔尖人才研究項目
【分類號】:K835.61
【正文快照】: 能斯特·賴樸吾1(Ernest Lapwood,1909-1984),國際著名地球物理學家。一生經(jīng)歷豐富,在國際地球物理研究領域有很高的聲譽,同時與中國結有深厚的淵源。他在中國生活工作近20年,在燕京大學任教十余年,視燕大如己家。他曾與摯友——燕大美籍教授、心理學家夏仁德(Randolph C.Sail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磐石;;名醫(yī)輩出的燕京大學醫(yī)預系[J];書屋;2012年04期
2 林帆;;教會名校燕京大學消失前夕[J];世紀;2005年01期
3 蕭婷;;燕京大學 最后的燕大[J];看歷史;2012年06期
4 陳遠;;戰(zhàn)爭中的燕京大學[J];報刊薈萃;2013年11期
5 侯仁之;我從燕京大學來[J];中國測繪;2003年04期
6 孫玉蓉;;北洋學子俞箴墀與創(chuàng)建期的燕京大學[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7 張德明;;燕京大學對“九一八事變”的反應[J];黨史研究與教學;2013年02期
8 陳遠;;戰(zhàn)爭中的燕京大學[J];社會科學論壇;2013年07期
9 顧飛;LILY;湯菁;;下輩子,我愿做北大圖書館里的一張桌[J];風景名勝;2010年08期
10 熊坤靜;;司徒雷登與燕京大學[J];黨史文苑;201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梁怡;韓小昆;;燕京大學外籍教師文獻檔案的研究與利用[A];中國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2 孫洪慶;;班威廉在中國(1929-1945)[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3 孫健三;;穿過北大正門的北緯39.99……度那一條線[A];北京學研究2011:北京線性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傳承[C];2011年
4 韓小昆;;燕京大學的外籍教師與抗日戰(zhàn)爭[A];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文叢第六輯[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陳遠;燕京大學的教育特色[N];學習時報;2014年
2 郝平;靜水流深 星斗其人[N];光明日報;2011年
3 ;王鍾翰:方正為人 勤懇治學[N];中國民族報;2005年
4 侯馥興;仁者德者夏仁德[N];中華讀書報;2013年
5 本報記者 張晨;改造舊教育 吐故納新育英才[N];中國教育報;2011年
6 邸永君;兩位大師與一副對聯(lián)[N];學習時報;2004年
7 肖東發(fā) 楊虎;“一塔湖圖”背后的故事[N];中華讀書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裴睿;安瀾學兄:不堪回憶當年之情[N];成都日報;2007年
9 甯甯;賡續(xù)傳統(tǒng)緬懷一代史學奇才[N];人民政協(xié)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顏芳;近代學術轉型視野下的燕京大學國學教育[D];北京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付夢虹;論我國兒童社會工作的形成[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6年
2 楊林彥;論燕京大學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3年
3 邵彥;非基督教運動前后圣約翰大學與燕京大學的發(fā)展比較[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王運輝;燕京大學辦學理念及其實踐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5 劉楠;民國時期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的社會服務與改造[D];西北師范大學;2014年
6 趙海飛;我國近代高等教育的傳承[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弦弦;清末民初中國基督教大學的“合并化”運動[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0028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wzj/100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