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姓氏與地域:中古于氏家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4 08:13
本文關鍵詞:種族、姓氏與地域:中古于氏家族研究
【摘要】:萬忸于——于氏家族,最初只是一個內亞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在神元皇帝力微時加入了以拓跋氏為首的部落聯(lián)盟,成為其中一員,從此以后,這一家族的命運便與王朝休戚相關。從正史中所見的最早記載,可以知道自于栗碑開始,萬忸于氏就開始在北魏王朝中任官,歷經西魏、東魏、北周、北齊、隋、唐,一直活躍在中古時期的政治舞臺上。目前關于于氏家族的研究,或將其作為胡族、勛臣八姓、北魏時期家族等不同研究單元中的個體來考察,因而對于氏家族本身的研究較為有限,雖然亦偶見針對于氏家族的研究,則限于泛泛而論。一些較為系統(tǒng)的專門研究也只是羅列史料,整理出諸如經濟、婚姻、仕宦、門風等分類,進行生硬的套路寫作。實際上,作為中古時期一支胡族出身的政治力量,又延續(xù)、活躍了數百年,其特殊性不言而喻,但要想試圖考察這種特殊性,進行靜態(tài)的研究當然遠遠不夠,本文所進行的這種嘗試,即以考察中古政治力量變遷、社會轉型與社會階層之間互動及歷史動因為大背景,以家族為切入視角,通過梳理萬忸于——于氏的世系情況和變遷過程,提煉出種族、姓氏、地域三項因素與特征,并關聯(lián)其他因素如婚姻、門風、任官而對變遷過程進行的初步研究。在整理萬忸于氏——于氏家族概況時,主要是通過正史以及近年新出的墓志碑刻對萬忸于——于氏的世系情況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一是對萬忸于之得名的考察,包括姓氏源出何處,萬忸于一詞的混用情況;二是平城時代及之前的萬忸于氏,考證了萬忸于氏的歸附時間,遷都平城的時間以及平城時代及之前的萬忸于氏的世系人物;三是太和改姓與河洛于氏,梳理了遷都洛陽之后于氏家族的世系情況;四是北朝后期至隋的于氏家族,分別梳理了北朝后期包括西魏東魏、北周北齊和隋時于氏家族的世系人物。每個問題之后會列出所涉及的世系人物表。涉及種族、姓氏與地域——于氏家族演進相關問題考述時主要討論了種族、姓氏、地域三項因素在萬忸于——于氏家族變遷過程中的影響及作用,并在此基礎上討論了于氏家族的身份轉變。針對上篇討論于氏家族世系人物中重點梳理的于栗碑、于謹兩支之外,對其他的支脈進行了梳理并試圖勾勒出在正史編撰過程中的建構現象,并在此基礎上論述于栗碑、于謹兩支及于氏一族在譜系建構中的同族不同支與同姓不同族的偽冒現象。文末對全文的思路、撰寫進行總結,并提出本文的寫作只是筆者試圖去考察中古政治力量、社會轉型、社會階層之間互動的一個嘗試。
【關鍵詞】:于氏 家族 種族 姓氏 地域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820.9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緒論9-17
- 一、選題意義9-10
- 二、研究現狀10-15
- 三、寫作思路15-17
- 上篇 萬忸于——于氏家族概況17-47
- 第一節(jié) 萬忸于之得名17-24
- 一、姓氏源出17-21
- 二、姓氏混用21-24
- 第二節(jié) 平城時代及之前的萬忸于氏24-29
- 一、萬忸于氏歸附拓跋氏的時間25-26
- 二、遷都平城的時間26-27
- 三、平城時代及之前萬忸于氏的世系人物27-29
- 第三節(jié) “太和改姓”與河洛于氏29-34
- 第四節(jié) 北朝后期至隋的于氏家族34-47
- 一、北朝后期的于氏家族34-37
- 二、楊隋代周與于氏家族37-47
- 下篇 種族、姓氏與地域——于氏家族演進相關問題考述47-79
- 第一節(jié) 種族、姓氏、地域及身份界定47-61
- 一、種族47-53
- 二、姓氏53-54
- 三、地域54-55
- 四、身份界定55-61
- 第二節(jié) 試論于氏家族中所謂“主脈旁支”問題61-79
- 一、道武帝時期61-62
- 二、明元帝時期62-63
- 三、孝文帝時期63-65
- 四、宣武帝時期65
- 五、孝明帝時期65-66
- 六、孝文帝遷都中于氏家族的支脈問題66-69
- 七、于栗x、诱V魘老抵興宀煌У奈泵跋窒,
本文編號:7301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uzj/7301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