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和平積弊歷史根源的幾點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1-04-14 21:16
破除和平積弊,構建軍事能力持續(xù)保鮮與王朝內外的長治久安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成為確保國祚綿長的關鍵所在。由此,從歷史根源上予以考察、引為鏡鑒極具意義。本文從四個方面進行剖析。
【文章來源】:孫子研究. 2020,(01)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私天下于一姓”與“天下為公”事實上的錯位,造成了王朝興替與和平積弊如影隨形的結構性矛盾;而王朝中期以降,高度集權的持續(xù)推進,甚至是變態(tài)生長,使原本基于責任擔當?shù)、穩(wěn)定貫通的“天子—士大夫—庶民”治理序列,在軍政大事上更為割裂
二、皇權專制性與將權自主性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導致將帥因循怠玩、無所作為
三、文武關系的理想狀態(tài)是“協(xié)合共濟”,專制王朝奉行的“以文制武”“崇文抑武”等政策制約和影響了王朝的良性運轉
四、王朝中期以后涉及軍政體系的調整變革,往往所面臨的歷史背景和條件已是相當被動,甚至是“病入膏肓”,枝節(jié)末葉上的修剪較多,缺乏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尤其是指導思想上依舊圍繞守成求穩(wěn)的現(xiàn)實需求展開,于軍事能力的建設提升,停留在類似制度修補、技術革新的膚淺層面
本文編號:3138029
【文章來源】:孫子研究. 2020,(01)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私天下于一姓”與“天下為公”事實上的錯位,造成了王朝興替與和平積弊如影隨形的結構性矛盾;而王朝中期以降,高度集權的持續(xù)推進,甚至是變態(tài)生長,使原本基于責任擔當?shù)、穩(wěn)定貫通的“天子—士大夫—庶民”治理序列,在軍政大事上更為割裂
二、皇權專制性與將權自主性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導致將帥因循怠玩、無所作為
三、文武關系的理想狀態(tài)是“協(xié)合共濟”,專制王朝奉行的“以文制武”“崇文抑武”等政策制約和影響了王朝的良性運轉
四、王朝中期以后涉及軍政體系的調整變革,往往所面臨的歷史背景和條件已是相當被動,甚至是“病入膏肓”,枝節(jié)末葉上的修剪較多,缺乏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尤其是指導思想上依舊圍繞守成求穩(wěn)的現(xiàn)實需求展開,于軍事能力的建設提升,停留在類似制度修補、技術革新的膚淺層面
本文編號:31380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uzj/31380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