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地名演變與中國對南海的管轄
本文關鍵詞:歷代地名演變與中國對南海的管轄
【摘要】:對相關地區(qū)的命名是國家主權行使的具體表現(xiàn),反映了國家對地方的管轄。南海諸島及其海域的命名,自有其歷史演變的過程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國家對南海管轄逐步而具體的歷程。清末李準命名西沙諸島之前,對南海的稱呼雖始終沒有形成官方統(tǒng)一標準,但當與各種軍政管轄行為相結合時,可以確認為初始的領有關系和原始權利。20世紀以來的四次標準化命名,則不斷在西方主權概念下從根本上確認了中國對南海的管轄權和主權。歷史至今,對南海的命名均是中國進行有效管轄的具體反映,具有不容置疑的國際法效力。
【作者單位】: 云南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 歷代政府 南海 地名 管轄 主權
【分類號】:K928.6
【正文快照】: 地名工作“關系到領土主權、國際交往,關系到民族團結和人們?nèi)粘I?有很強的政治性、政策性和科學性。”[1]《序二》?v觀中國歷史,從“漲海崎頭”、“珊瑚!,到“石塘”、“長沙”及一系列延伸出的名稱,再到西、南、中、東沙的區(qū)分與各個島礁的具體命名,直至近代以來多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冬虎;南海諸島外來地名的命名背景及其歷史影響[J];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2 劉南威;;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領土主權屬于中國的土地名依據(jù)[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3 劉南威;;南海諸島地名初探[J];嶺南文史;1985年02期
4 林金枝;;石塘長沙資料輯錄考釋[J];南洋問題;1979年06期
5 韓振華;;我國歷史上的南海海域及其界限[J];南洋問題;1984年01期
6 吳鳳斌;;明清地圖記載中南海諸島主權問題的研究[J];南洋問題;1984年04期
7 吳鳳斌;;我國擁有南沙群島主權的歷史證據(jù)[J];南洋問題研究;1992年01期
8 李金明;我國南海疆域內(nèi)的石塘、長沙[J];南洋問題研究;1998年01期
9 黃碧蓉;;從南海地名演化看我國的海洋認知——及英國的海洋殖民意識[J];求索;2011年11期
10 劉南威;現(xiàn)行南海諸島地名中的漁民習用地名[J];熱帶地理;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軍;;古代羌藏盟誓習俗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2 陳磊;;李商隱詩文宗韓說辨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3 趙永忠;;論北宋對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4 王明前;;三國兩晉財政體系演變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5 張金銑,趙建玲;唐末清口之戰(zhàn)及其歷史地位[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6 吳海濤;北宋時期汴河的歷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7 王光照;隋大業(yè)世東都洛陽國家圖書整理檢論[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8 莊華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開發(fā)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9 劉倩;;元西域人華化之先導蒲壽[悸踇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10 徐樂軍;;論《香奩集》之于唐末詩壇的意義[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聶順新;;影子官寺:長安興唐寺與唐玄宗開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與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張曉琦;;順治與《紅樓夢》關系簡論[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3 劉珊珊;;北宋城市演進中的經(jīng)濟影響[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九輯(2008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選輯)[C];2008年
4 萬明;;明代稅票探微——以所見徽州文書為中心[A];明史研究論叢(第十輯)[C];2012年
5 王建軍;;教育與政治:元朝國子監(jiān)創(chuàng)辦之爭[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李軍;;晚唐涼州控制權轉移研究[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7 孫文政;孫仁;;金東北路界壕邊堡建筑時間考[A];《中國長城博物館》2006年第4期(中國·齊齊哈爾金長城學術研討會?C];2006年
8 王守仁;;《孫臏兵法、擒龐涓》中有關城邑問題的商榷[A];河北省歷史學會第三屆年會史學論文集[C];1983年
9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簡墓志考釋[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10 趙曉明;;我國反假貨幣法律的考察與探究[A];湖北錢幣?(總第8期)[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qū)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5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羅驤;慧遠與東晉佛教的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7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8 王凱;大陸移民與日本古代王權[D];南開大學;2010年
9 方廣嶺;清代直隸方志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葉娟;現(xiàn)代婚禮服裝飾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博;唐代藝伎與唐聲詩的傳播[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彭慧蓉;中國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5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產(chǎn)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魏蔚;關于契丹建遼的幾個重大史實問題[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霍旭東;從汝窯、修內(nèi)司窯和郊壇窯的技術傳承看宋代瓷業(yè)的發(fā)展[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丁亮;明代役的結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李成學;呂夷簡評傳[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劉南威;中國古代對南海諸島的命名[J];地理科學;1994年02期
2 孫冬虎;南海諸島外來地名的命名背景及其歷史影響[J];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3 朱宗軍;韓增林;;中國海洋觀的變遷[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09年06期
4 陳澤憲;;十九世紀盛行的契約華工制[J];歷史研究;1963年01期
5 韓振華;;七州洋考[J];南洋問題;1981年03期
6 韓振華;;我國歷史上的南海海域及其界限[J];南洋問題;1984年01期
7 劉南威;現(xiàn)行南海諸島地名中的漁民習用地名[J];熱帶地理;2005年02期
本文編號:9294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929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