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清詩總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20 20:01
安徽清詩總集類別豐富,數(shù)量繁多,反映出清代安徽詩壇的興盛。由晚清著名詩人陳詩所輯的《皖雅初集》是涵括整個清代安徽省的一部省域類詩歌總集,輯纂者陳詩轉益多師,獨成一家,其《皖雅初集》博采眾長,展現(xiàn)出地域、宗族、社群三大編纂特征。從陳詩個人審美與清代安徽詩壇的實際發(fā)展狀況出發(fā),《皖雅初集》在詩學上唐宋兼收,在詩風與詩情上中和兼顧,展現(xiàn)出正變通融的風貌。又注重“以人存詩,以詩存人”,前列傳記,后引詩篇,互相佐證,將詩歌的存史功能凝聚起來!锻钛懦跫酚帜芊从车胤轿幕洃,從而形成凝結在詩歌文字中的跨文學意涵,并能通過詩歌總集這個載體彰顯出清代安徽地方的人文傳統(tǒng)。而安徽郡邑類清詩總集彰顯地方文化與地域文學面貌。以《龍眠風雅》《樅陽詩選》《古桐鄉(xiāng)詩選》《桐舊集》等集為代表的桐城清詩總集,還原桐城詩派的文學現(xiàn)場。在廬州、和州下各縣輯選的清詩總集中,我們得以略考環(huán)巢湖地域文化的特質!巴罱摇迸c“合肥三家”,以總集的形式保存詩名。宣城與涇縣是清代寧國府文化興盛之地,二地編纂的清詩總集在文學審美上具有清新沖遠的體貌,在內容上則能一窺陽明心學對當?shù)氐挠绊。《南州詩略》作為太平府當(shù)氐那逶娍偧?突出地展...
【文章頁數(shù)】:35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概念界定與歷史文獻梳理
二、前人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
第一章 清代安徽詩歌版圖與安徽清詩總集格局
第一節(jié) 清代安徽詩歌版圖
一、清代安徽詩歌版圖鳥瞰
二、清代安徽長江以北詩歌版塊
三、清代安徽長江以南詩歌版塊
第二節(jié) 安徽清詩總集整體格局
一、地方清詩總集與清代地方詩歌史關聯(lián)性
二、安徽省域、郡邑、宗族清詩總集與地域家族文學
三、安徽課藝、酬唱、閨秀類清詩總集概覽
第三節(jié) 地方文化記憶與地方詩歌總集存人存詩意識源流
一、地方文化記憶與地域文學構建
二、地方清詩總集“以人存詩,以詩存人”的源流
三、清代史官文化的接受與“以人存詩,以詩存人”
第二章 《皖雅初集》的輯纂遴選面貌
第一節(jié) 風雨孤鸞:《皖雅初集》輯者陳詩交游與詩風形成
一、上溯中晚:陳詩早年詩風取徑
二、唐宋兼采:陳詩詩風轉型與成熟
第二節(jié) 鐘淳毓秀:《皖雅初集》的編纂體例與地方文學特征
一、地域特征:地方詩歌總集的題中之義
二、宗族特征:厚重的皖地家乘譜系意味
三、社群特征:鄉(xiāng)邦文獻對多重文學群體的展示
第三節(jié) 萃精取華:《皖雅初集》的選詩來源
一、別集、總集、詩話、方志
二、友人提供,主動寄詩
第三章 《皖雅初集》的地方文學價值
第一節(jié) 《皖雅初集》正變融通的文學范式
一、唐音宋調中和的詩學取徑
二、清雅沉郁并收的詩風觀念
三、幽愁疏宕兼顧的詩情寄托
第二節(jié) 《皖雅初集》“以人存詩,以詩存人”的雙重指向
一、《皖雅初集》“以人存詩”的存史思維
二、《皖雅初集》“以詩存人”的審美指向
第三節(jié) 地方文化記憶與陳詩《皖雅初集》的文化意蘊
一、地方文化記憶對陳詩及其創(chuàng)作影響
二、陳詩《皖雅初集》對地方文化記憶的表現(xiàn)
第四章 郡邑詩歌的匯聚(上)
第一節(jié) 桐城郡邑類清詩總集與桐城詩派的遞衍形成
一、清代桐城郡邑類詩歌總集的編纂延流
二、清代桐城地方詩歌總集中桐城詩派自覺意識的闡揚
三、桐城詩派形成過程主要脈絡的梳理考察
第二節(jié) 環(huán)巢湖地域文化與當?shù)乜ひ卦姼杩偧?br> 一、環(huán)巢湖地域文化的提出及特點
二、環(huán)巢湖地域郡邑類清詩總集略論
第三節(jié) “皖江三家”與“合肥三家”:地方清詩總集的體派呈現(xiàn)
一、文化與地域:“皖江三家”的體派解讀
二、詩風與時代:“合肥三家”的體派構建
第五章 郡邑詩歌的匯聚(下)
第一節(jié) 淵然沖遠:《宛雅三編》《涇川詩鈔》與宣涇清詩風貌
一、《宛雅》《續(xù)宛雅》《宛雅三編》的傳衍與“宣城派”氣象
二、《涇川詩鈔》與涇縣文學與文化特性
第二節(jié) 李白亡跡的追慕:《南州詩略》與太平府詩風
一、通融諸家,彰顯地域:《南州詩略》的輯選內容特征
二、以唐為尚,獨慕太白:《南州詩略》的審美特點
第三節(jié) 清初徽州府鄉(xiāng)鎮(zhèn)詩歌總集擷英——《大鄣風雅》
一、《大鄣風雅》概貌
二、《大鄣風雅》詩歌內容
三、徽州佛教文化與《大鄣風雅》輯纂
第四節(jié) 李兆洛的詩學主張與《小山嗣音》
一、性情治詩,無分唐宋:李兆洛的詩學主張
二、《小山嗣音》與清代壽州詩壇
第六章 宗族詩歌的繁盛
第一節(jié) 安徽宗族類清詩總集敘錄
一、安徽長江以北清詩家集
二、安徽長江以南清詩家集
第二節(jié) 皖人宗族類清詩總集的傳播接受與文學世家構建
一、清代安徽文學世家與宗族詩歌總集的私家刊刻
二、安徽宗族類清詩總集的詩教訓誡與家風承繼
三、安徽宗族類清詩總集的家聲昭揚與跨文學形態(tài)
第三節(jié) 外遷徽州宗族清詩總集中的仕商二元書寫
一、“新安二江先生”與清中葉揚州詩壇
二、休寧朱氏宗族與清代浙江詩壇
第七章 課藝酬唱的遺存
第一節(jié) 安徽課藝類清詩總集
一、《紫陽家塾詩鈔》:朱氏家族內部課藝與雅集
二、《歷陽竹枝詞》:地方課藝的雙面意蘊
三、《皖江采風錄》:清代安徽科舉試帖總集典范
第二節(jié) 安徽同人酬唱類清詩總集
一、清代安徽同人酬唱類總集敘錄
二、酬唱詩歌中唱和形式與內容關系
三、結社與酬唱——以《青山詩選》為中心
第三節(jié) 安徽官吏士紳酬唱類清詩總集
一、官吏士紳酬唱類清詩總集敘錄
二、官吏士紳酬唱總集的詩作與序跋
三、官吏士紳酬唱詩歌中的世情映射
第八章 閨秀才媛的吟詠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閨閣的壸范雅聲——《桐山名媛詩鈔》
一、清代桐城女教傳統(tǒng)的觀念認知
二、禮教影響下《桐山名媛詩鈔》的裒輯準則
三、倫理角色與雅體正聲的融合
第二節(jié) 女性詩歌總集的新變與寄托——《徽州女子詩選》
一、地域文化影響下的清代徽州閨秀詩歌創(chuàng)作
二、晚清民國民族主義與女性主義的交織
三、胡在渭《徽州女子詩選》的輯選心態(tài)與寄托
結語
附錄:安徽清代地方詩文總集知見錄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本人出版或公開發(fā)表的論文及主持課題
后記
本文編號:3795196
【文章頁數(shù)】:35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概念界定與歷史文獻梳理
二、前人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
第一章 清代安徽詩歌版圖與安徽清詩總集格局
第一節(jié) 清代安徽詩歌版圖
一、清代安徽詩歌版圖鳥瞰
二、清代安徽長江以北詩歌版塊
三、清代安徽長江以南詩歌版塊
第二節(jié) 安徽清詩總集整體格局
一、地方清詩總集與清代地方詩歌史關聯(lián)性
二、安徽省域、郡邑、宗族清詩總集與地域家族文學
三、安徽課藝、酬唱、閨秀類清詩總集概覽
第三節(jié) 地方文化記憶與地方詩歌總集存人存詩意識源流
一、地方文化記憶與地域文學構建
二、地方清詩總集“以人存詩,以詩存人”的源流
三、清代史官文化的接受與“以人存詩,以詩存人”
第二章 《皖雅初集》的輯纂遴選面貌
第一節(jié) 風雨孤鸞:《皖雅初集》輯者陳詩交游與詩風形成
一、上溯中晚:陳詩早年詩風取徑
二、唐宋兼采:陳詩詩風轉型與成熟
第二節(jié) 鐘淳毓秀:《皖雅初集》的編纂體例與地方文學特征
一、地域特征:地方詩歌總集的題中之義
二、宗族特征:厚重的皖地家乘譜系意味
三、社群特征:鄉(xiāng)邦文獻對多重文學群體的展示
第三節(jié) 萃精取華:《皖雅初集》的選詩來源
一、別集、總集、詩話、方志
二、友人提供,主動寄詩
第三章 《皖雅初集》的地方文學價值
第一節(jié) 《皖雅初集》正變融通的文學范式
一、唐音宋調中和的詩學取徑
二、清雅沉郁并收的詩風觀念
三、幽愁疏宕兼顧的詩情寄托
第二節(jié) 《皖雅初集》“以人存詩,以詩存人”的雙重指向
一、《皖雅初集》“以人存詩”的存史思維
二、《皖雅初集》“以詩存人”的審美指向
第三節(jié) 地方文化記憶與陳詩《皖雅初集》的文化意蘊
一、地方文化記憶對陳詩及其創(chuàng)作影響
二、陳詩《皖雅初集》對地方文化記憶的表現(xiàn)
第四章 郡邑詩歌的匯聚(上)
第一節(jié) 桐城郡邑類清詩總集與桐城詩派的遞衍形成
一、清代桐城郡邑類詩歌總集的編纂延流
二、清代桐城地方詩歌總集中桐城詩派自覺意識的闡揚
三、桐城詩派形成過程主要脈絡的梳理考察
第二節(jié) 環(huán)巢湖地域文化與當?shù)乜ひ卦姼杩偧?br> 一、環(huán)巢湖地域文化的提出及特點
二、環(huán)巢湖地域郡邑類清詩總集略論
第三節(jié) “皖江三家”與“合肥三家”:地方清詩總集的體派呈現(xiàn)
一、文化與地域:“皖江三家”的體派解讀
二、詩風與時代:“合肥三家”的體派構建
第五章 郡邑詩歌的匯聚(下)
第一節(jié) 淵然沖遠:《宛雅三編》《涇川詩鈔》與宣涇清詩風貌
一、《宛雅》《續(xù)宛雅》《宛雅三編》的傳衍與“宣城派”氣象
二、《涇川詩鈔》與涇縣文學與文化特性
第二節(jié) 李白亡跡的追慕:《南州詩略》與太平府詩風
一、通融諸家,彰顯地域:《南州詩略》的輯選內容特征
二、以唐為尚,獨慕太白:《南州詩略》的審美特點
第三節(jié) 清初徽州府鄉(xiāng)鎮(zhèn)詩歌總集擷英——《大鄣風雅》
一、《大鄣風雅》概貌
二、《大鄣風雅》詩歌內容
三、徽州佛教文化與《大鄣風雅》輯纂
第四節(jié) 李兆洛的詩學主張與《小山嗣音》
一、性情治詩,無分唐宋:李兆洛的詩學主張
二、《小山嗣音》與清代壽州詩壇
第六章 宗族詩歌的繁盛
第一節(jié) 安徽宗族類清詩總集敘錄
一、安徽長江以北清詩家集
二、安徽長江以南清詩家集
第二節(jié) 皖人宗族類清詩總集的傳播接受與文學世家構建
一、清代安徽文學世家與宗族詩歌總集的私家刊刻
二、安徽宗族類清詩總集的詩教訓誡與家風承繼
三、安徽宗族類清詩總集的家聲昭揚與跨文學形態(tài)
第三節(jié) 外遷徽州宗族清詩總集中的仕商二元書寫
一、“新安二江先生”與清中葉揚州詩壇
二、休寧朱氏宗族與清代浙江詩壇
第七章 課藝酬唱的遺存
第一節(jié) 安徽課藝類清詩總集
一、《紫陽家塾詩鈔》:朱氏家族內部課藝與雅集
二、《歷陽竹枝詞》:地方課藝的雙面意蘊
三、《皖江采風錄》:清代安徽科舉試帖總集典范
第二節(jié) 安徽同人酬唱類清詩總集
一、清代安徽同人酬唱類總集敘錄
二、酬唱詩歌中唱和形式與內容關系
三、結社與酬唱——以《青山詩選》為中心
第三節(jié) 安徽官吏士紳酬唱類清詩總集
一、官吏士紳酬唱類清詩總集敘錄
二、官吏士紳酬唱總集的詩作與序跋
三、官吏士紳酬唱詩歌中的世情映射
第八章 閨秀才媛的吟詠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閨閣的壸范雅聲——《桐山名媛詩鈔》
一、清代桐城女教傳統(tǒng)的觀念認知
二、禮教影響下《桐山名媛詩鈔》的裒輯準則
三、倫理角色與雅體正聲的融合
第二節(jié) 女性詩歌總集的新變與寄托——《徽州女子詩選》
一、地域文化影響下的清代徽州閨秀詩歌創(chuàng)作
二、晚清民國民族主義與女性主義的交織
三、胡在渭《徽州女子詩選》的輯選心態(tài)與寄托
結語
附錄:安徽清代地方詩文總集知見錄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本人出版或公開發(fā)表的論文及主持課題
后記
本文編號:37951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379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