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宏地區(qū)佛塔文化看傣族圖騰
[Abstract]:Dai people in Dehong believe in Hinayana Buddhism, and the pagoda built in this area is called the "Xiahuaidi pagoda". Dai's pagoda architec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various forms. On the basis of combining the local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structure, it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religious culture and Han Dynasty architecture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forms its own unique style. The Buddhist pagoda culture in Dehong area is rich in connotation. It is not only the symbol of Dai ethnic group and religious belief, but also the deep mark of totem worship, which is the preci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mankind.
【作者單位】: 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B933;K928.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郝云華;賀天增;;德宏傣族佛教建筑之佛塔藝術[J];民族藝術研究;2011年05期
2 朱德普;;傣族圖騰文化及其史影[J];廣西民族研究;1990年04期
3 李靖寰;中國佛教藝術的一支奇葩——談傣族的佛教造型藝術[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祥林;;羌文化“自觀”研究的又一成果——評陳興龍《羌族薩朗文化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4期
2 項紅;;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資丘鎮(zhèn)“長陽南曲進中小學課堂”現(xiàn)狀調(diào)查[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3 李建宗;;革命書寫超越中的羈絆——十七年革命英雄傳奇小說中的模式化敘事[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4 阿尼克孜·努爾麥麥提;;維吾爾族的婚禮習俗及其演變——以喀什市為例[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2年04期
5 盧劍鋒;;“民族志”與少數(shù)民族廣播電視研究初探[J];今傳媒;2008年07期
6 蔡紅燕;;對哀牢后裔施甸縣布朗族婚俗傳承現(xiàn)在性的思考[J];保山師專學報;2006年03期
7 張國方;任林潔;;中國車文化發(fā)展史簡論[J];汽車工業(yè)研究;2009年03期
8 翟繼峰;王麗燕;崔志;;以“上平調(diào)式”為基礎的朝鮮族民歌——朝鮮族民族音樂研究之三[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9 翟繼峰;王麗燕;崔志;;淺析以“下界面調(diào)式”為基礎的朝鮮族民歌[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7期
10 周曉飛;汪代明;;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藝術與區(qū)域旅游發(fā)展關系思考——以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為例[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羅艷秋;徐士奎;;如何從民族文化視角探尋民族醫(yī)藥的內(nèi)核[A];第五屆全國民族醫(yī)藥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6年
2 答小群;;民間信仰與鄉(xiāng)土社會——金花信仰的文化人類學考察[A];宗教與民族(第六輯)[C];2009年
3 張建軍;史建平;范煒;;甘肅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發(fā)展研究[A];《西部體育研究》2013年第4期(總第132期)[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學森;我國毛南族聚居區(qū)傳統(tǒng)體育與健康相關生命質(zhì)量的實證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李笑頻;民族民間藝人生活的苦樂原則[D];云南大學;2010年
3 謝冰雪;擴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傳統(tǒng)民間組織沙尼調(diào)查[D];蘭州大學;2011年
4 崔鴻飛;從民間藝術到文化遺產(chǎn)[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哈申格日樂;現(xiàn)代蒙古語常用親屬稱謂詞的語義分析[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呂佩臣;民族院校辦學特色發(fā)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楊旭東;北京評書的書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唐衛(wèi)青;“靈”與“人”[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邵寧;身份與排斥:中美非主流社會群體比較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10 秦政;價值·生活·想象[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晨華;從廣西賓陽舞炮龍文化看全民健身活動的價值體現(xiàn)[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王翼;“80后”青年離婚現(xiàn)象的道德拷問[D];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華旦多杰;論《格薩爾》對藏族牧區(qū)青少年的文化啟蒙作用[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4 李本加;藏族文學語言學及其藝術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5 蘇前清;韓少功的“底層寫作”論[D];南昌大學;2010年
6 閆若_g;古韻的回響[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7 熊浩;托妮·莫里森“歷史三部曲”中的民俗意象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8 徐暮耘;找“神”的人們[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周恬羽;民族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與旅游產(chǎn)品互動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10 司馬義·熱西提;維吾爾族鄉(xiāng)村哲瑪提功能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羅廷振;西雙版納佛塔的類型及其源流[J];東南文化;1994年06期
2 楊昌鳴;云南傣族佛塔與泰緬佛塔的比較[J];東南亞;1992年02期
3 楊s,
本文編號:23421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234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