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道契所保存的歷史記憶——以《上海道契》英冊1-300號道契為例
[Abstract]:Shanghai Daoqi is the original record of permanent lease of land in Shanghai after 1843. It provides abundant historical data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suburb of Shanghai from rural form to modern c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ning of the por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arranges 300 road deeds in the former part of the British Book, and divides them into different places. 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and human landscap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Dao Qi materials, the former Shanghai Beiguan Rural Protection, population, and Tomb Tombs are restored in front of Kaibu.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scape elements, such as river channels, reveal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urban landscape expansion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port to 1861 from the first line of the Bund to the west.
【作者單位】:
【分類號】:K877.9;K928.6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軍;西風東漸與晚清城市社會生活方式的西俗化——以近代中國人的衣食住行變化為個案研究[J];北方論叢;2003年05期
2 孫燕京;略論晚清北京社會風尚的變化及其特點[J];北京社會科學;2003年04期
3 邢建榕 ,周金香;楊浦:近代上海工業(yè)的搖籃[J];檔案與史學;2004年01期
4 盛豐,O-曉笛;上海: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戲曲文化中心[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5 周松青;清末上海地方自治與合法性[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6 方平;;戲園與清末上海公共空間的拓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7 何益忠;近代中國早期的城市交通與社會沖突——以上海為例[J];史林;2005年04期
8 徐劍雄;;晚清上海女伶[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9 倪玉平;清代漕糧海運與經(jīng)濟區(qū)域的變遷[J];石家莊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10 邢建榕;水電煤:近代上海公用事業(yè)演進及華洋不同心態(tài)[J];史學月刊;2004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池子華;朱琳;;三雅園的經(jīng)營策略與昆劇的命運——以《申報》廣告資料為中心的考察[A];近代中國社會與民間文化——首屆中國近代社會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劉平;;近代娼妓的信仰及其神靈[A];近代中國社會與民間文化——首屆中國近代社會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樸姿映;空間的建構(gòu)與想象[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易偉新;近代中國第一家旅行社[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胡勇;傳染病與近代上海社會(1910~1949)[D];浙江大學;2005年
4 李永東;租界文化與三十年代文學[D];山東大學;2005年
5 沈亮;上海大世界(1917—1931)[D];上海戲劇學院;2005年
6 汪華;近代上海社會保障研究(1927-1937)[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7 洪煜;近代上海小報與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8 孫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設(shè)管理制度及其對公共空間的影響[D];同濟大學;2006年
9 何益忠;從中心到邊緣[D];復旦大學;2006年
10 程麗紅;清代報人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偉;書隱樓建筑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2 林日杖;鴉片戰(zhàn)爭前后外國在華洋行經(jīng)濟活動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3 白玲玲;清末民初上海市民的社會生活及社會觀念變遷——兼談大眾文化的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4 李菲;近代上海青樓演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5 葛菁;美女作為消費圖像[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4年
6 陳曉華;程乃珊筆下上海想象的變遷及其社會文化語境[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7 陳昱霖;《申報》廣告視野中的晚清上海社會[D];蘇州大學;2005年
8 王貞蘭;在生命的底線上游移著的旅人[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樊玉梅;《海上花列傳》的敘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薛梅;迷失在“游戲”與“道德”的糾纏中[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何雨;劉順伶;;基于城鄉(xiāng)旅游統(tǒng)籌發(fā)展的上海城郊旅游發(fā)展模式探討[A];區(qū)域合作:旅游業(yè)轉(zhuǎn)型和創(chuàng)新的平臺——第十二屆全國區(qū)域旅游開發(fā)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何雨;劉順伶;;基于客源市場調(diào)查的上海城郊旅游發(fā)展研究[A];構(gòu)建和諧社會背景下的中國區(qū)域旅游開發(fā)研究——第十一屆全國區(qū)域旅游開發(fā)學術(shù)研討會文選[C];2006年
3 何雨;朱孟超;;休閑度假時代上海城郊旅游產(chǎn)品轉(zhuǎn)型升級初探[A];第十五屆全國區(qū)域旅游學術(shù)開發(fā)研討會暨度假旅游論壇論文冊[C];2010年
,本文編號:23216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232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