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與人文動態(tài)互應考析之一:中西地理環(huán)境的比較
[Abstract]: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overal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ven individual geographical factors have a great impact on human life and culture,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extremely complex and can not be generalized by one or two kinds of great theories. The contrast between "Chinese continent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Western oceanic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the comparison of East and West cultures has its own origin, fallacy and widespread pois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new millennium, the problems of "loc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dilemma of the second modernization" need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e view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estern geography and humanity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of the mainland of China and the human dynamics,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as almost "a great change of leap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ontinent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ad its own factor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This is also a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oday.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Dover
【分類號】:K91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啟云;關于思想文化史研究[J];開放時代;2003年06期
2 陳啟云;漢儒理念與價值觀研究的方法論問題之理論篇[J];史學集刊;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道軍;劉紅;;古蜀時期的原始宗教與歷法[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 陳謙;傳播學視野中的中國古代政治——以“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傳播觀為例[J];東方論壇;2005年04期
3 劉麗;中國傳統(tǒng)護理思想與現(xiàn)代護理理念的契合[J];現(xiàn)代護理;2004年12期
4 吳天明;神仙思想的起源和變遷[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劉巍;“諸子不出于王官論”的建立、影響與意義——胡適“但開風氣不為師”的范式創(chuàng)新一例[J];近代史研究;2003年01期
6 馮文樓;;諸葛亮形象的尋繹[J];江淮論壇;2005年06期
7 楊文勝;婦女成為母系氏族公社中心的原因新探[J];荊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8 陳啟云;關于思想文化史研究[J];開放時代;2003年06期
9 顧農;評《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家學研究》[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10 張振祥;鮑剛;;試論中國傳統(tǒng)戰(zhàn)略文化及其時代價值[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6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一農;漢賦專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2 趙玉寶;先秦性別角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刁生虎;生命哲思與詩意言說[D];復旦大學;2005年
4 方卿;專制與秩序[D];復旦大學;2005年
5 王連龍;《逸周書》源流及其所見經濟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6 李銳;孔孟之間“性”論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7 張樹平;從辨物居方到明分使群[D];復旦大學;2006年
8 李志強;公元前6-前3世紀中西方語言學的萌芽[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周粟;周代飲食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夏增民;儒學傳播與漢魏六朝文化變遷[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赫楠;儒家人才思想在現(xiàn)代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2 于琦;薩伊德知識分子論及其當代意義[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3 吳濤;圣人與真人[D];鄭州大學;2004年
4 尹海江;《漢書·藝文志》體例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5 李沈陽;漢代人性論發(fā)展脈絡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6 段開正;論春秋戰(zhàn)爭禮儀與軍事文化[D];青島大學;2005年
7 尚曉梅;漢魏之際的英雄觀[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楊軍;西漢土地制度與爵位制度關系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9 梁愛兵;漢代鄉(xiāng)里政權建設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呂觀盛;周初殷遺民管理政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啟云;關于思想文化史研究[J];開放時代;2003年06期
2 陳啟云;論西漢時的“子學沒落,儒學獨尊”問題[J];史學月刊;2003年01期
3 史廣全;春秋決獄對禮法融合的促動[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2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Rachel;;天門山 一場山水人文邂逅[J];航空港;2011年09期
2 孫亮;;開普敦的斷橋[J];中外文摘;2011年16期
3 陳拱;魏曉寧;;歷史文化名鎮(zhèn)名村之二十六 人文薈萃地 湖頭小泉州[J];政協(xié)天地;2011年08期
4 狄巨寬;周云哲;王巨;于紅艷;孫泓潔;王鴿;蘇璇;代戔戔;苗衛(wèi)鐘;繆濟臨;解彥軍;;海誓福地:讓愛有著落[J];河北畫報;2011年06期
5 ;人文上林 生態(tài)橋頭——慈溪市橋頭鎮(zhèn)[J];寧波通訊;2011年14期
6 原穎;李金;任婧宜;;富春山水秀,孫權故里行[J];人民公交;2011年06期
7 王可;;嶺南人文圖說之八十九——南社古村[J];學術研究;2011年05期
8 孔繁勛;;印象板橋[J];華人時刊;2011年09期
9 黃晶;;一條“大河”波浪寬[J];湖北旅游;2011年04期
10 蘇鋒;;尼泊爾行攝之旅(人文篇)[J];微電腦世界;2011年08期
,本文編號:21689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2168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