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陜會館與山西之富
[Abstract]:......
【作者單位】: 南陽市臥龍區(qū)檔案局
【分類號】:K928.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山陜會館[J];山東經濟戰(zhàn)略研究;2008年04期
2 張雷;尋找會館[J];新聞周刊;2002年14期
3 ;聊城重點旅游線路[J];走向世界;2005年07期
4 范嘉;王邈;;賒店山陜會館 小縣城的大歷史[J];文明;2008年11期
5 征敏;山陜會館花戲樓[J];文史月刊;2001年08期
6 姜繼興;山陜會館[J];城鄉(xiāng)建設;2004年07期
7 宋倫;論明清山陜會館的創(chuàng)立及其特點——以工商會館為例[J];晉陽學刊;2004年01期
8 周菲菲;;聊城山陜會館的建筑形制探研[J];網絡財富;2010年15期
9 張春嶺;;酒香何處有 臨水賒店鎮(zhèn)[J];黃河.黃土.黃種人;2007年08期
10 李紅娟;聊城山陜會館碑刻分類及其史料價值[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立源;葛紅旺;;社旗山陜會館[A];文物建筑論文集(第2輯)[C];2009年
2 楊長城;;歷史街區(qū)風貌恢復與商業(yè)價值提升——河南省社旗縣山陜會館商業(yè)文化城設計[A];第十五屆中國民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代表名單[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4 霍永剛;;中部視野中山西小城鎮(zhèn)建設的主要問題[A];科技支撐 科學發(fā)展——2009年促進中部崛起專家論壇暨第五屆湖北科技論壇文集[C];2009年
5 楊靜嫻;曹愛萍;李合欣;張懷德;;山西省出生缺陷與空氣污染某些關系的初步分析[A];’96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大會學術講演與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6年
6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紀要[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7 王雷平;;初繪宏圖——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山西黨組織[A];勝利旗幟 光輝歷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論文集[C];2001年
8 王占和;何勇;田建保;劉麗;韓鳳;;山西省扁桃育種研究進展[A];第五屆全國干果生產、科研進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王詠梅;;山西夏季氣溫異常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分析[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預測與公共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10 任茂棠;;關于山西抗日根據(jù)地文化的內容和核心問題的思考[A];三晉文化研究論叢(第二輯)——山西抗戰(zhàn)文化研討專集[C];199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賈民 孔德高;山陜會館開始整容[N];中華工商時報;2004年
2 陳朝云《鄭州大學學報》編輯部;中原山陜會館:對近代經濟發(fā)展的促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山陜會館顯現(xiàn)“尋根熱”[N];中華工商時報;2004年
4 張得義;永登紅城山陜會館[N];民主協(xié)商報;2006年
5 郭金發(fā) 張書燕;山陜會館楹聯(lián)[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6 郭金發(fā) 張書燕;山陜會館內藏之寶—刺繡[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7 河南省社旗縣委宣傳部 關玉國;淺談山陜會館商業(yè)文化[N];中華合作時報;2004年
8 劉偉;精雕細琢 巧奪天工[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9 劉偉;山陜會館“九龍壁”[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10 郭金發(fā) 張書燕 余相沛;無木不雕 無石不刻[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倫;明清時期山陜會館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2 張笑楠;河南地區(qū)明清會館建筑及其室內環(huán)境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3 崔淑慧;山西北區(qū)方言語音研究[D];暨南大學;2004年
4 王樹聲;黃河晉陜沿岸歷史城市人居環(huán)境營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5 王欣;宋元明清公眾活動的環(huán)境及設計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6 趙良成;云南中新世和山西上新世果實和種子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7 陳旭清;心靈的記憶:苦難與抗爭[D];浙江大學;2005年
8 戴曉云;《北水陸法會圖》考[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9 董寬虎;山西白羊草草地生產性能、種群生態(tài)位及草地培育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10 許建民;山西動物藍舌病流行病學及防控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居峰;明清山陜會館產生的原因及其功能分析[D];西北大學;2003年
2 吳紅霞;明清山陜會館的區(qū)域分布及名稱變異規(guī)律探析[D];西北大學;2003年
3 于鵬;河南“山陜會館”建筑研究[D];山東輕工業(yè)學院;2009年
4 李健華;建筑文化滲透與吸納[D];山東大學;2008年
5 常釗;20世紀二三十年代山西鄉(xiāng)村教育的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6 晉京串;山西水土保持生態(tài)建設模式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7 張建國;山西農業(yè)節(jié)水模式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8 邢麗麗;開展煤炭深加工,,促進山西可持續(xù)發(fā)展[D];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08年
9 梁波;山西產業(yè)生態(tài)化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06年
10 李卯瓊;山西可再生能源開發(fā)利用的法律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1663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2166374.html